本创意来源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从中国山水画说起,中国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山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意念或者意象角色,它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直接影响了几千年中国文人的心态和中国文化艺术。山水,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寄情山水,隐逸江湖,是中国文人的一大梦想,也是中国文化两条主线之一:庙堂之上的朝廷正统文化和江湖之上的山水文化!游山玩水,是古人的一种生活内容,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它不仅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生活和休闲方式,同时也是文人修身养性,感悟佛禅道义,体验儒教天人合一的生命形态的一个好地方,更是他们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
图二中女孩整个人沉浸在自然之景中,在他的脑海里仿佛么有了任何人世间的烦恼和顾虑,将一切事情都置之度外,她将物质来源寄托升华成为了精神来源,他选择了全新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旭东现代人想要得到的生活。
图一中在山水的下面有一个房子,让人们不禁想立刻融入其中去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山水中每天过着田园生活,么有交通工具的喧嚣声,么有工作中的不顺心没有没有人与人之间不融洽的景象。唐诗宋词“意境”、“境界”,“境界”高远是其艺术成就风格鲜明的重要因素,而境界高远的作品必是情景交融的作品,而情景交融的作品必定离不开对山水风景等的描绘。
中国古人热衷山水还与他们当时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发展等因素有关。因为交通不发达,经济相对落后。绝大多数的人生活在乡村,乡村就是处于山水、树林和田野之间。古代的交通也远远落后于今天,他们如果要远行,如果要从乡村到城市,绝大多数要徒步远行。古代的读书人进京赶考,往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几年上路,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们必须要吃些苦。而他们一路跋涉的过程中,必定是穿行在山水和大自然之间的。山水和大自然的景物一路上像最忠实的伙伴一样与他同行,不仅给他提供休憩的场所,也以奇异的美慰藉着他的心灵。山水,由此也成为中国古人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所以,很多读书人成为朝廷高官之后,也念念不忘山水,可见山水对人的重要性。
山水画,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画种。山水画从一开始便与中国文化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有着相互影响、共生共存的深层有机联系。这就是我作品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