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面食占据着全国早餐业的大部分市场。而随着而来的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都是人工煮面,当就餐人员过多时,特别是学校食堂、写字楼附近早餐店,过多的需求往往会使工作人员忙不过来,直接造成了顾客等待时间过长,工作人员效率低且负担重的结果。为了减轻其行业现状,进过团队调查,本团队设计出来了适用于早餐店的自动面食烫煮机,本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代替或减轻其劳动强度,实现煮面自动化。
本作品由原动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辅助部分及机架组成。
原动部分 包括两个永磁直流蜗杆减速电机,分别为两个工作位提供动力。
传动部分 包括两组同步带传动装置,用于原动部分的动力传递给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 包括容面装置和煮面装置。容面装置共有两个,可同时工作,主要由面篓、滚轮、活动杆、直线轴承等组成,面食放于容面装置的面篓中,沿轨迹引导装置移动。煮面装置主要由矩形盛水箱、加热线圈、排水系统构成,主要用于加热面食。
控制部分 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包括煮面时间、运行距离等。控制器选用为为西门子S7-200 PLC。
辅助部分 包括轨迹引导装置和排气装置及其他照明等设备,轨迹引导装置主要由两块轨迹板及连接块构成,工作时,容面装置上的滚轮被限制于两块轨迹板中,使之只能沿轨迹运动,实现面篓上下连续运动。
机架 用于固定安装以上装置。
开始工作后,人工将待煮面条放置于容面装置的面篓中,然后按下开始键机器开始工作,马达开始带动同步带转动,容面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与同步带固连在一起。容面装置顶部的滚轮被轨迹引导装置限制住,使容面装置只能沿轨迹引导装置移动。容面装置与固定装置为活动连接,即容面装置的滑杆可沿固定装置上下移动,接触部分有一直线轴承。同步带带动容面装置向机内移动,由于轨迹引导装置轨迹向下,所以容面装置也向下,面篓就没入煮面装置,开始煮面。完成后,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反向运动即可将面取出。共有两个工作位,通过两个马达分别带动,可同时工作。

本作品大量采用标准零部件,如外壳多采用不锈钢板材、支撑杆多采用等边角钢型、内部结构板采用市面上很多的金属板(Q235)以及各类如同步带、轴承等标准件等,以此来避免或减少需自行设计零件数量,在保证使用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工成本。
本作品投入使用可有效减轻操作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测算,正常烫煮一碗面根据湿面或挂面的不同煮时间一般为1-3min,本作品使用时,操作人员能快速转换,降低的操作强度,将注意力从以前的注意煮面时间转移到其他事情,从而提高了一定效率。通过控制器的精确时间控制,杜绝了煮出的面未熟或过熟的现象。
食品加工机械中,卫生是一个很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图4-4所示,本作品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清洗设备内部,设计了一可翻转的顶盖,此设计即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清洗,又能在煮面过程中使内部属于封闭式,保证了安全与卫生。

本产品设计突出实用、可加工、低成本、高效率。在设计中结合生产实际,杜绝了只存在于电脑中而不可加工件的零部件,并完成了机械部分设计。主要创新点如下:
(1)、实现了煮面与时间控制的自动化。
(2)、采用封闭式煮面,安全卫生。
(3)、通过轨迹导向装置与同步带装置配合,实现一个电机控制两个方向运动,降低了生产与控制成本。
(4)、设计中考虑的实际环境,适应性强。
(5)、方便清洗,易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