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说明
当落井者掉落在深井底部时,通过绳索将本装置的缓冲救援装置伸入井底,并将薄布均布在落井者身体周围,此时打开侧面气囊,调整落井者姿势,使其朝薄布中心移动,然后打开侧围气囊,再利用侧围气囊与身体之间的挤压力,将落井者轻轻向上提拉适当的距离,最后打开底部气囊,将落井者紧紧托住后缓缓地将落井者救出。
当落井者掉落在深井中部时,通过绳索将本装置的缓冲救援装置及提拉装置伸向落井者所在位置,并将薄布均布在落井者身体周围,此时打开底部气囊,防止落井者向井底掉落,然后打开侧面气囊,将落井者向薄布中心移动,最后打开侧围气囊,将落井者的身体周围保护起来以免受井壁的刮擦,一切准备就绪后,将落井者缓缓地救出
创新点
(1)人性化设计,不至于造成二次伤害
本装置在薄布的侧围及底部都设计了安全气囊,侧围气囊使落井者在被夹持时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底部气囊则能有效防止落井者由于救援装置夹持不紧而二次掉落;圆盘上有导向轮,防止升井时,气囊和人“与井壁挤压、摩擦”。
(2)底部大气囊托举,防受困人坠落
(3)侧面气囊能主动调节人体姿态(配合摄像头)
(4)模块化设计的支撑圆盘,可适应不同口径的井口救援
(5)气囊杆与圆盘采用插接式,操作方便
(6)压缩空气瓶提供高压气源,携带方便,便于野外救援
(7)圆盘上有导向轮,防止升井时,气囊和人“与井壁挤压、摩擦”
优点
(1)通过气囊能主动调节人体姿态,可营救昏厥受困人
(2)柔软气囊与人体全方位接触,具有“舒适性、宜人性、安全性”的优点
(3)升井时,侧围气囊可防止受困人二次伤害
(4)采用模块化、插接式设计,操作方便,可适应不同尺度井口救援
(5)装置无需外部电力及机动力,携带方便,便于野外救援
与我国现有技术的比较
目前我国针对深井伤人事件,主要救援方式有三种:人工救援、挖掘机救援、机械臂救援。
人工救援方法费时费力,操作麻烦,且不安全因素较多,容易对落井者造成二次伤害,甚至于把救援者困于井中。若使用本救援装置救援人员就无需下井冒险,人只用扮演指挥者的角色,而非执行者,大大地提高了安全性,给深井救援事业带来福音。
挖掘机救援需要大面积施工,工作量大,耗时长,易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并且会对周遭环境造成破坏,噪声大,易扰民。本救援装置轻便易携,操作简单,效率高,更具实用性,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目前,类似的深井救援装置大都是设计机械臂,将落井者夹持上来,若掌握不好机械臂的夹持力度,就容易对落井者造成二次伤害,即使力度足以将人夹起,但试想一下人的身体若被硬邦邦的金属夹住,那该有多难受!而本装置在底部、侧围均设计了安全气囊,保证了救援过程的舒适性,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