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010-66083178(工作日8:30-17:3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纸鸢
学校名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参赛队伍:积极队
参赛学生:胡雨蓓  
指导老师:袁荣  

详细说明

纸鸢(即风筝)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艺术之一,其扎制技艺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民俗的社会现象。风筝,风筝作为一民俗事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与诸多民俗事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受着民俗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滋养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而作为其中之一的风筝,我们也应该举办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加以弘扬它。

举办风筝节、体验轧制风筝、风筝比赛等活动就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出发的活动,这些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了风筝等民俗文化,更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乍一提起风筝,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儿时记忆中的各种花花绿绿的风筝,但不会想到,如此“接地气”的风筝同时也蕴含着十分丰富、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它是人们寄托哀思,祛除晦气、祈求福祉或对来年收获的希冀的一种表达手段;也是战争年代传递信息,承教战事的媒介;还是消解心中烦闷、传达自身思想的方式。风筝在艺术家眼中是工艺品,因为它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源于人们对天空的好奇与渴望,两千多年前,它承载了古人的梦想乘风而起,从此期望自由的心得到感籍:而后它不仅担负起通信的重任,还渐渐将文化、娱乐、健身融于身。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显得愈发重要,我们应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关注民间艺术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建立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新思维,促进民间艺术的新繁荣。

风筝经历千百年来的发展变化,从娱乐工具到今天经济文化承载的媒介,其社会功能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迁,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风筝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发展与创新。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风筝制作技艺有很多创新,从静止不动的风筝到各种扇动翅膀的风筝,从中国的传统骨架到西方的软体结构,都是从无到有的创新。我们提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不能把传统与创新割裂开来,艺术总是在继承传统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才能保持艺术青春。在传承中保持固有的优良品质,在创新中使风筝获得发展的动力,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适应时代要求,打造风筝会品牌,加强工艺的改进、创新,在声、色动响等方面推陈出新,提高风筝影响力,打造坚实的风节品牌。因此,我的作品以《纸鸢》为题创作,向大家宣传风筝这一传统民俗艺术。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