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4006-010-699(工作日8:30-17:3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跟随祖国起舞的艺术
学校名称:北京城市学院
参赛队伍:筑民魂
参赛学生:刘禹翔  
指导老师:李霞  

详细说明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它渊源于古老的月亮崇拜。明清以来,月宫玉兔逐渐从月崇拜的附属物中分离出来,在祭月仪式中形成了独立的形象,并逐渐丰富。兔儿爷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乐的功能于一体。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5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928日至10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名录

 我的设计,用传统皮影拉住红旗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将一直推动着祖国的发展,不会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殆尽。中间一个大大的剪纸,代表着我国传统民俗艺术永不磨灭。右下角我用兔儿爷做标志,代表着民俗工艺品会在夹缝中渐渐壮大起来,不会消失。匠心民族魂几个字,我用黄色来提醒人们,我们的民俗艺术将越来越壮大,引人耳目。

整个设计表达着我对我国民俗艺术的喜爱与期望其越来越壮大的决心,随着祖国的旗帜一起翩翩起舞,日益壮大。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