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010-66083178(工作日8:30-17:3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基于涡激振动的全风向风能采集发电装置
学校名称:山东理工大学
参赛队伍:风起
参赛学生:陈子昂 田芳铭 臧佳林  
指导老师:宋汝君  

详细说明

源是影响类栖居重要条件,与人展息息相关。202110月,中共中央国务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布,“双碳”战略倡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式,持续推进产结构结构调整,大力展可再生源。本项目面向自然界随机多变的风能,开展全风向风致振动的风柱发电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并探究其流--电耦合作用机理,研究高效的能量管理电路,以追求最佳的能量输出,获得高效的风能采集方式。

在自然环境中风场的方向是不确定的,风的流动会受到空间地形,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各种物理参数(速度,方向等)时刻发生着变化。提出一种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各向风进行发电的装置:发电机主要由立柱,和发电模块组成,其重点在于可充分俘获自然界中各向风,作为发电装置的初始激励来源,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使得线圈在各向风的激励下切割磁感线,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输出电能。同时利用涡激振动产生振动,带动形变拾取装置(矩形弹性梁,压电片)产生形变,利用压电效应将振动能转换为电能;装置在进行摆动时会额外产生振动,从而使圆柱体“左摇右摆”,并带动矩形弹性梁产生形变,进而增加了电压的输出。
通过对风场、涡激-驰振的系统分析,进行全风向风致振动的风柱设计,建立风致振动发电的数学模型,揭示其流--电耦合作用机理;探索多风柱阵列下的流场演变规律,进行阵列方案设计,对集成式风柱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研究,探究其振动发电特性,并进行阵列方案和电源管理方案优化研究,以获得最佳的发电性能,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