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本团队通过对我国近几年自然灾害的调查发现,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坍塌、地震灾害居多,灾害发生后现场残破不堪,搜救人员难以直接进行搜救,并且很可能出现二次灾害。为了更好地实施救援,可以选择率先使用机器人对现场进行调查,待情况明了后再派遣人力进行救援。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但是我国的搜救机器人依然依赖于进口,国内市场存在发展潜力。
通过本团队对现如今救援机器人搜救难题的分析,并结合市场上现有搜救机器人的不足之处。如何在复杂的现场稳定的行走,精确地找到被困人员,完整地传出信息是问题的关键。
由此本团队制作了以仿生学构建的六足机器人为原型的基于STM32的可识别搜救六足机器人,本产品以STM32和树莓派为控制核心,同时又搭载舵机、摄像头、红外探测仪、GPS、陀螺仪、温湿度、WiFi等模块。
使机器人包括以下功能:通过摄像头和红外探测配合使用,更好地定位被困者;六足机器人通过三角步态和陀螺仪优化维持行走的平衡;六足机器人体积较小,能够轻松通过狭小洞口并完成短距离跨越,利用摄像头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上位机,实施精准救援;以清华数为为基础的云后台管理不仅可以对公司全部机器人进行调度管理,还能查看机器人
采集到的实时信息,每次使用后,后台会自动保存机器人的使用记录存做日志,便于查看。
本产品的核心技术有:
整体上:由树莓派与STM32协同控制核心,便于机器人的功能升级。
算法上:在树莓派中加入人脸识别算法,可精准识别人脸;加入陀螺仪并优化步态算法,增加稳定性;加入红外检测模块,快速检测人体。
后台管理:基于清华数为的云后台管理。
通过本团队的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应用较多的机器人有四大类:轮式、履带、四足、六足。轮式与履带机器人难以适应障碍物繁多的地形,而四足机器人的稳定性较差,本产品结合六足机器人优秀的地形适应能力同时提升图像采集与信息传递功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借助国家政策的扶持本产品将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本团队经商议决定在营销上本公司采用项目、直营、合作、加盟的商业模式。针对不同的用户研发多功能的救援机器人,让顾客拥有更好的产品体验感。同时本团队也会采用新兴的线上销售,借助APP等方式来进行产品推广。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公司预计年销售总额为960万元人民币,销售利润率35%,在公司运营三年后资本回收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