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我国面临着国民党空军的袭扰,但因缺乏远程预警探测能力,我空军无法有效拦截敌机。而当时引进的苏联雷达探测误差较大,无法准确发现目标,后来,随着国民党空军改装了电子侦察机,我国地面雷达的处境变得更加堪忧,对空中预警平台的需求凸显。
现在空中预警机不仅在现代空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在体系化作战中发挥着支撑力量的功能。为满足军事需求和生产空中预警机的计划,我们的天眼预警是将强大的情报搜集、监视、识别和指挥能力集于一体的空中平台,它能够实现对地面、空中和水面目标的全方位监视,为军事指挥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支持,提高作战效率和安全性。
天眼预警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机身、机翼、发动机、电子设备舱、飞行甲板、起落架。
机身是预警机的主体部分,采用大型飞机的机身结构,以容纳更多的电子设备和人员,机身设计为流线型,以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飞行速度和效率。
机翼是预警机的重要部分,用于产生升力,使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预警机的机翼设计为大展弦比,以提高升力,同时降低翼载荷,减小飞机对起降场地的要求。
发动机是预警机的动力来源,采用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以提高燃油效率和可靠性。
电子设备舱是预警机的核心部分,用于装载各种电子设备和天线,包括雷达、电子支援措施(ESM)、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舱设计为防水、防震、防电磁干扰,以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飞行甲板是预警机上人员的工作平台,设计比较宽敞、舒适、安全,以满足人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起落架是预警机在地面行驶和起降时的支撑部分,采用多轮式设计,以提高飞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未来空中预警机的适用范围会更加广泛,除了军队以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民用航空公司等都有可能成为空中预警机的受众。例如气象部门、环保部门和国土安全部门等这些部门可能需要空中预警机提供气象预报、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等方面的支持;一些大型货运航空公司和私人飞机拥有者他们可能需要空中预警机提供飞行安全和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的支持;进行气象研究、航空器研发和通信技术研究的机构他们可能需要空中预警机提供数据采集、试验验证和飞行测试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