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背景
红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具有营养保健的功效,通过对其功能成分进行检验分析得知,其内部富含保障人体健康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各种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并且红枣具有适宜性和抗逆性强的特点,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种植,长期食用红枣,还可以起到增强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作用。根据我国农业科学院分析,在红枣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总量共占2.99%,有17种之多。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广泛应用,机械化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它们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还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因此,红枣加工方式的机械化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二、作品介绍
2.1 总体机构设计
该机总体设计思路是采用有固定框的输送带进行传动,其可以确保红枣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滑动,从而保证加工的准确性,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物料的流动方向,实现从未加工区到加工区的输送,在输送带经过挤压区域时,对于红枣进行挤压成型,这里采用气缸对物料进行挤压成型,此过程中,利用气缸产生的压力可以确保枣仁派成型的质量与形状,完成挤压成型之后,红枣被传送至切分区,这里需要一个专门的切分机,将大块枣仁派分割为小块,小块的枣仁派更利于包装和食用,是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产品形态,完成切分之后,小块枣仁派须通过传送带移动至最右侧的收集小车中,由于小块枣仁派的数量较多,需要采用高效的收集方式,比较实用的方式是在传送带下方设置一个收集小车,可以直接将枣仁派收集起来,便于后续的加工。
机器的总体结构分为几个部分,主要为输送带、气压缸、切分机等,机器能够完成从未加工区到加工区再到收集区的工作流程,相比于传统加工大大提高了机器的自动化率。而且该设备使用了气压装置作为动力源,不仅经济环保而且不会污染食品,该设备在保证其有较好的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保证生产加工出的枣仁派有较好的质量和外观,使人们不仅能享受到其营养价值还可以享受其附加价值,在右端设置安装一辆用于转用加工后产品的运输小车,可以快速将加工后的产品处理包装,根据设计思路与设计分析画出大致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