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并序》音乐描写赏析
一、 教学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三中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引领学生去领悟诗歌,进入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种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领略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不仅是一次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也是对传统文明的最好诠释。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进一步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美妙的诗音、诗境,独特的诗性、诗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利用我校现有的云课堂教学设备,以鉴赏音乐描写为主线,由点及面,步步深入,借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效课堂中完成教学目标。
(二)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我校运动训练专业二年级学生
Ø 优势:经过两年的中专语文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喜欢激烈的竞争氛围,喜欢挑战、展示自己;
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操作性的,可见成果的任务,而非单纯的作业与练习。
Ø 不足:学习时间不足,基础薄弱;
对古诗文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觉得看不懂,没有意思;
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欠缺。
(三) 教学设施
本课的教学依托我校现有的云课堂教室,利用Aischool教学中心中的教学资源以及网络交互式教学平台进行授课。
(四) 教学目标
Ø 知识目标:收集整理资料,掌握作者及写作背景;熟练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选出文中音乐描写的句子,总结文中出现的描写方法。
Ø 技能目标:赏析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描写音乐的技巧;举一反三,通过学习掌握不同描写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
Ø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美妙的诗音。树立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信心。
(五) 教学重难点
Ø 教学重点:赏析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描写音乐的技巧。
Ø 教学难点:分析比喻、叠词、拟声词及侧面烘托在文中的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二、 教学设计
(一) 设计理念
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基于混合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采用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以《琵琶行 并序》中的音乐描写部分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云课堂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开展“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展示学习、课后拓展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二) 教学方法
Ø 游戏教学法:借用Aischool教学平台,将趣味游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检验学习效果,以激烈的竞争中激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克服学生对古诗文的畏惧,完成学习目标。
Ø 小组合作探究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通过讨论研究、合作学习、拍摄视频获得知识技能及丰富的情感体验,课上交流展示,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三) 设计思路
Ø 课前,教师将学习资源上传Aischool教学平台,并通过平板电脑将自主学习任务单与学习资源包推送给学生。学生接到预习通知后,下载自主学习资料包(微课、视频、网页链接、文本资源等),进行自主学习,并按照任务单的要求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利用教师评分、点赞、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多元性评价。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Ø 课上,利用Aschool教学平台进行授课,充分利用平台的投票、抢答、课堂投影、视频回放、课堂研讨、上网查询、分析统计、游戏练习等功能,挑选优秀的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以激烈的竞争激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进行即时考核,检测学生的课堂所学。
Ø 课后,学生通过Aischool教学平台完成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的内容,并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与讨论,教师进行在线答疑;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三、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前通过微信群与教学中心下发“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并通过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课前自主学习资源包,学生下载资源后,按照要求完成课前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线上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同时实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 课堂展示学习
在课堂展示部分,我设计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课前自主学习成果反馈;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师生共悟、合作探究;游戏冲关、巩固所学;布置作业、多元评价;课堂小结、德育渗透七个教学环节。
Ø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播放播放导入视频“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琵琶弹奏《春江花月夜》”, 录屏文件“历史中的音乐” ,以动人的音乐及故事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Ø 课前自主学习成果反馈:教师登录教学平台,查阅导学案提交及互评互改情况;查阅诵读视频的拍摄上传情况;分析统计课前游戏练习的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点评,以及对完成速度、正确率的数据统计展示,使学生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充满竞争的比拼过程。
Ø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展示一:了解作者,知人论世。根据自主学习成果反馈情况,选出展示组,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展示二:课文诵读。发送投票链接,组织学生观看课前自主学习时拍摄的诵
读视频,进行现场投票,得票高者进行现场的展示。教师现场拍摄并进行回放点评。
展示三:快速抢答。教师发送抢答链接,学生参与抢答,复述课文中描写音乐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平台的投影功能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使用
投票及抢答功能以激烈的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打破学生对古诗
文的畏惧。视频拍摄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解决了学生不爱读古诗文的难题也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体验。
Ø 师生共悟、合作探究:①在Aischool教学平台中推送分组研讨任务。②组织学生线上线下进行讨论:“作者运用了什么办法来写音乐,使无形的音乐变得具体可感?”③用平板随时查看讨论过程,并用点赞功能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④学生展示本组研讨交流的成果,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评与提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教师通过平板实时参与检测四个小组的讨论,即时指导与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Ø 游戏冲关、巩固所学:通过平板给学生推送闯关游戏“开心消消乐”,组织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检测。学生通过游戏对文中音乐描写句子进行分类,巩固课堂所学。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课堂所学,比传统的连线、分类题更能吸引学生。激烈的竞争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主动。
Ø 布置作业、多元评价: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学习、课后拓展学习的情况进行点评,并在课后通过教学平台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给学生推送课后作业,丰富作业形式,以分层训练为主,调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Ø 课堂小结、德育渗透:从广为人知的白居易诗歌,到传承至今的音乐作品,延伸到学生所学的运动训练专业,对课堂所学进行小结,德育渗透。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信心。
(三) 课后拓展学习
Ø 教师活动:①给学生推送对比阅读材料《李凭箜篌引》。
②将课堂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推送给学生作为复习资料。
③对学生自主学习及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
Ø 学生活动:①登录教学平台,完成课后作业。
②积累资料,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在线提问,拓展学习。
③参与作业互评互改。
设计意图: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对学生表现的及时多元的评价。
四、 教学反思
Ø 课程设置主导化:
课前: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以游戏与竞争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中:通过课堂展示、抢答、小组合作学习、投票、游戏练习等形式多样,用竞争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后:利用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源,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按己所需,个性化的深入学习。
Ø 教学手段多样化:本课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以游戏教学法贯穿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运用视频、音在线研讨、投票、微课、游戏、抢答等多种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Ø 考核评价多元化:
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展示参与情况、课后拓展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多元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