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计划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结构组成、调试、维修等内容的理论教学应 采用与实验实习相结合的现场教学形式,边看边讲,边讲边做,边做边学。实践性教学模块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拓宽知识面,并加强动手能力,应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及时进行。非实践课堂教学应采用讲课、习题课、课堂讨论、综合作业等多种教学形式,运用示教板、挂图、幻灯片、教学录像、 CAI 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具,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质量。
序号 | 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 | 地点 | 学时 |
1 | 计算机部件认识与计算机连接; | 硬件实验室 | 4 |
2 | 朝阳市场调研微机选购与组装行情 | 朝阳IT商场 |
|
3 | 计算机配件组装与开机测试 | 硬件实验室 | 4 |
4 | BIOS(CMOS)基本设置 | 硬件实验室 | 4 |
5 | 分区软件的使用、 DM 的使用及故障处理 | 硬件实验室 | 4 |
6 | windows2000、XP、windows7系统安装及硬件驱动程序安装 | 硬件实验室 | 8 |
7 | 局域网搭建及网络设置 | 硬件实验室 | 4 |
8 | 系统备份与恢复(Ghost克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 硬件实验室 | 4 |
9 | 注册表使用与维护 | 硬件实验室 | 4 |
10 | 电脑常见故障分析与判断 | 硬件实验室 | 6 |
11 | 刻录机和虚拟光驱的安装的使用与安装 | 硬件实验室 | 4 |
12 | 常见工具软件使用(系统测试、系统备份、数据恢复等) | 硬件实验室 | 4 |
13 | 机房维护常见问题处理 | 硬件实验室 | 4 |
合计 |
|
| 54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
一.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
1.人才培养目标
朝阳师专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IT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和人才市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深厚的外语知识;具有较强的开拓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胜任软件开发,网络信息工程设计与规划和相关项目策划与开发;面向相关产业与行业的专门和实用的,与社会需求保持零距离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计算机类专业网络工程方向培养重点是: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包括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等。
2.生源情况
计算机系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本市和邻近省市,部分学生来自于西北、东北和南方地区,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在本省就业,积极参与本地的经济建设工作。
3.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组在多年教改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及时调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技术作为“工程方向”系列课程整体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入门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过硬的计算机组装、系统设置、 测试、维护、维修及优化系统的能力彻底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惧怕感,让学生敢于打开机箱、动手拆装,出现故障自己能够处理。为后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核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合理的处理其与相关课程(网站建设、数据恢复、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防治、防火墙应用技术等)之间的关系。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现了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并及时将教改教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不需要公司另外对其培训或只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后就能上岗。
二、理论教学内容设计
在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主要考虑了本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全面介绍相关的概念、实践操作等。注重了相关专业知识的介绍,通过简练的理论介绍,使学生能很快拓展知识面,对多媒体计算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学内容注重与传统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类课程的衔接,做到了教学内容经典与现代的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也安排穿插一些经典的故障处理案例 。
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脑各组件的性能指标,电脑组装步骤,并详细描述在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从电脑使用和维护的角度讲述了软件安装,GHOST 等硬盘实用软件的使用,升级 BIOS 和电脑超频,硬件性能测试,计算机病毒防治,常见软件和硬件故障排除等知识模块,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基本技能。
注重引入计算机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教研教改成果充实理论教学内容,并对课程进行“嵌入式” 内容开发,使理论教学涵盖劳动部微机安装调试员考试、联想初级维修工程师考试要求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并通过课后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强化理论学习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教学由基础理论入手,突出技能实操训练,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按照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思路要求实操模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并能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相衔接。每个教学单元都设有相应的实操项目,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熟练程度。每项实操内容都分基本操作任务和附加任务,附加任务满足较高素质学生的学习要求 ,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1.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熟练识别计算机内的主要功能部件、熟悉计算机各劝能的功能掌握计算机的分类;
2. 硬件组装与评测
教学要求: 了解装机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步骤、初步掌握计算机硬件故障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3. BIOS 设置和硬盘分区
教学要求 :了解 CMOS 与 BIOS 区别与联系、熟练掌握启动顺序设置和基本 CMOS 配置、了解扩充 CMOS 设置、掌握无跳线主板 SOFT BIOS 设置;
了解分区的一般概念 : 基本分区 ( 主分区 )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活动分区、熟悉常用分区格式 FAT16,FAT32,NTFS,LINUX 的特点和区别、熟练掌握用 FDISK , PQMAGIC 分区工具建立分区、删除分区的基本操作、掌握多操作系统情况下对硬盘进行分区管理、掌握低级格式化与高级格式的区别与操作方法;
4. 安装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安装 windows98 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启动原理和过程、熟练掌握即插即用和非即插即用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与升级、掌握常用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的安装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对等网连接和拨号网络连接的方法;
5. 系统日常维护
教学要求:掌握在操作系统中设置输入法的属性、新建用户、管理用户的方法、熟练掌握在系统中添加删除程序的方法、初步了解注册表的结构、掌握用 Windows 优化大师优化系统的技术;
6. 微机的各功能部件介绍
教学要求:熟悉 CPU 的基本常识和接口架构、了解 CPU 的主要技术参数、当前 CPU 的主流产品、掌握 CPU 的选购及防假方法;
熟悉主板的结构和各功能部件的功能、初步掌握主板的选购及防假方法;
熟悉内存、硬盘、光驱刻录机、可移动存储设备的基本常识和主要技术参数、初步掌握各种存储器的选购及防假方法;
熟悉显卡、声卡、机箱和电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并掌握其选购及防假方法;
7. 硬件测试与升级
教学要求:掌握在操作系统中查看系统配置、使用工具软件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及硬件型号的方法;熟练掌握不同厂家 BIOS 升级程序的下载和刷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升级方法;
8. 硬件故障与排除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检修流程、常用的硬件故障检测方法、硬件维修检测卡的常见错误代码;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保养措施;
9. 软件故障与数据恢复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 Ghost 软件备份、系统恢复、杀毒软件、病毒防火墙的安装与升级;了解系统注册表损坏的故障现象、掌握 IE 修复工具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