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
第1章 Visual FoxPro数据库基础(4学时)
【教学内容】:
1.1 数据库基础知识
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2 数据库系统
3 数据模型
1.2 关系数据库
1 关系模型
2 关系运算
1.3 数据库设计基础
1 数据库设计步骤
2 数据库设计过程
1.4 Visual FoxPro系统概述
1 Visual FoxPro6.0的安装与启动
2 Visual FoxPro6.0的主界面
3 工具栏的使用
4 Visual FoxPro的配置
1.5 项目管理器
1 创建项目
2 使用项目管理器
3 定制项目管理器
1.6 向导、设计器、生成器简介
1 Visual FoxPro的向导
2 Visual FoxPro0的设计器
3 Visual FoxPro的生成器
【教学要求】:
1. 理解数据库概念,了解数据处理发展阶段。
2. 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3. 理解实体、实体集等数据描述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数据联系的概念,掌握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数据模型的概念。
4. 掌握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等常用关系术语。
5. 掌握选择、投影、联接等专门关系运算。
6.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原则、步骤、过程。
7. 掌握Visual FoxPro6.0的安装与启动、退出的方法。
8. 熟悉Visual FoxPro6.0的Visual FoxPro6.0的主界面。
9. 掌握Visual FoxPro6.0的三种操作方式及命令的语法规则。
10. 掌握Visual FoxPro6.0的配置和工具栏的使用。
11. 掌握项目的创建及项目管理器的定制与使用。了解全部、数据、文档、类、代码、其它等6个选项卡的功能及使用。
12. 了解 Visual FoxPro的向导、设计器和生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数据库基本概念。
2. 数据模型的概念和类型。
3.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4. 基本关系运算。
5. Visual FoxPro6.0的用户界面。
6. 项目管理器结构及作用。
7. Visual FoxPro向导、设计器、生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2章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基础(20学时)
【教学内容】:
2.1 常量与变量
1 常量
2 变量
3 内存变量常用命令
2.2 表达式
1 数值、字符与日期时间表达式
2 关系表达式
3 逻辑表达式
4 运算符优先级
2.3 常用函数
1 数值函数
2 字符函数
3 日期和时间函数
4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5 测试函数
2.4 程序与程序文件
1 程序的概念
2 程序文件的建立与执行
3 简单的输入/输出命令
2.5 程序的基本结构
1 选择结构
2 循环结构
2.6 多模块程序设计
1 模块的定义和调用
2 参数传递
3 变量的作用域
【教学要求】:
1. 了解数据,掌握变量、变量的概念。
2. 掌握Visual FoxPro6.0的数据类型。
3. 掌握字符型、数值型、货币型、日期型、日期时间型、逻辑型常量及其应用。
4. 掌握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的概念,掌握内存变量的应用。
5. 掌握数组的概念、特点和使用方法。
6. 掌握算术表达式、字符表达式、日期和时间型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的概念及使用。
7. 掌握数值函数、字符函数、日期和时间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和测试函数等常用函数的概念及使用。
8. 掌握程序文件的建立、保存、修改与运行。
9. 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及其基本结构。
10. 掌握ACCEPT、INPUT、WAIT交互命令的格式与使用。
11. 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12. 掌握单分支条件语句、选择分支语句、多分支结构语句。
13. 掌握条件循环、计数循环、扫描循环的结构与应用。
14. 掌握子程序、过程、自定义函数的概念及其调用过程中的参数传递。
15. 掌握变量的使用域。
【教学重难点】:
1. 数据类型。
2. 常量、变量及其应用。
3. 数组的概念、特点和使用方法。
4. 内存变量常用命令。
5. 表达式及其应用。
6. 函数及其应用。
7. 程序的概念,程序与命令的区别,掌握程序文件的建立与运行。
8.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9. 过程的概念与作用,参数的意义和调用规则与方法。
10. 内存变量作用域的概念与使用规则。
第3章 Visual FoxPro数据库及其操作(16学时)
【教学内容】:
3.1 Visual FoxPro数据库及其建立
1 基本概念
2 建立数据库
3 使用数据库
4 修改数据库
5 删除数据库
3.2 建立数据库表
1 在数据库中建立表
2 修改表结构
3.3 表的基本操作
1 使用浏览器操作表
2 增加记录的命令
3 删除记录的命令
4 修改记录的命令
5 显示记录的命令
6 查询定位命令
3.4 索引
1 基本概念
2 在表设计器中建立索引
3 用命令建立索引
4 使用索引
5 使用索引快速定位
6 删除索引
3.5 数据完整性
1 实体完整性与主关键字
2 域完整性与约束规则
3 参照完整性与表之间的关联
3.6 自由表
1 数据库表与自由表
2 将自由表添加到数据库
3 从数据库中移出表
3.7 多个表的同时使用
1 多工作区的概念
2 使用不同工作区的表
3 表之间的关联
3.8 排序
【教学要求】:
1. 掌握数据库的建立、打开、关闭、修改与删除操作。
2. 掌握数据库表的建立、表记录的输入、表的打开与关闭。
3. 掌握表结构与记录的显示、表结构与表记录的修改。
4. 掌握表记录指针的绝对定位、相对定位、查询定位。
5. 掌握表记录的删除及表结构和表的复制。
6. 掌握表的排序。
7. 掌握索引、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和唯一索引的概念。
8. 掌握索引的建立和使用。
9. 掌握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的概念、设置及操作。
10. 掌握自由表的创建、添加到数据库中及从数据库中移去的方法。
11. 掌握工作区的概念,使用不同工作区的表和建立表的关联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数据库的操作。
2. 数据库表的操作。
3. 建立排序的索引。
4. 数据完整性的概念及设置方法。
5. 自由表的操作。
6. 使用不同工作区表的操作。
第4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20学时)
【教学内容】:
4.1 SQL概述
4.2 查询功能
1 简单查询
2 简单的连接查询
3 嵌套查询
4 几个特殊运算符
5 排序
6 简单的计算查询
7 分组与计算查询
8 利用空值查询
9 别名与自连接查询
10 内外层互相关嵌套查询
11 使用量词和谓词的查询
12 超连接查询
13 集合的并运算
14 Visual FoxPro SQL select的几个特殊选项
4.3 操作功能
1 插入数据
2 更新数据
3 删除数据
4.4 定义功能
1 表的定义
2 表的删除
3 表结构的修改
4 视图的定义
【教学要求】:
1. 了解SQL语言的作用和主要特点。
2. 掌握SQL语言的数据查询功能,掌握用SELECT命令进行简单查询、条件查询、多表查询、嵌套查询、统计查询、分组查询等。
3. 理解SQL语言的数据操作功能,掌握用INSERT命令插入记录、用DELETE命令删除记录、用UPDATE命令更新记录。
4. 理解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掌握用CREATE命令建立表结构、用ALTER命令修改表结构、用DROP命令删除表。
【教学重难点】:
1. SQL数据查询功能语句规则和特点,使用嵌套子查询的方法和规则。
2. 处理数据表自身连接和复合条件查询的方法。
3. 综合应用SQL数据查询功能完成实际问题的能力。
4. SQL定义、修改表结构的规则与方法。
5. SQL数据修改方法。
第5章 查询与视图(12学时)
【教学内容】:
5.1 查询
1 查询的概念
2 查询设计器
3 建立查询
4 查询设计器的局限性
5 使用查询
5.2 视图
1 视图的概念
2 建立视图
3 远程视图与连接
4 视图与数据更新
5 使用视图
【教学要求】:
1. 理解查询的概念,掌握查询设计器各选项卡的功能。
2. 掌握查询文件的建立、运行和修改。
3. 理解视图的概念,掌握视图设计器各选项卡的功能。
4. 掌握视图的建立、修改、打开、删除与视图参数的设置。
【教学重难点】:
1. 查询设计器的使用方法与规则。
2. 分组查询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3. 视图的概念和视图设计器的应用。
4. 综合应用设计器完成查询处理。
5. 视图的数据更新。
第6章 表单设计与应用(32学时)
【教学内容】:
6.1 面向对象的概念
1 对象与类
2 子类与继承
6.2 Visual FoxPro基类简介
1 Visual FoxPro基类
2 容器与控件
3 事件
6.3 创建与运行表单
1 创建表单
2 运行表单
6.4 表单设计器
1 表单设计器环境
2 控件的操作与布局
3 数据环境
6.5 表单属性和方法
1 常用的表单属性
2 常用的事件与方法
3 添加新的属性和方法
6.6 基本型控件
1 标签
2 命令按钮
3 文本框
4 编辑框
5 复选框
6 列表框
7 组合框
6.7 容器型控件
1 命令组
2 选项组
3 表格
4 页框
6.8 自定义类
1 使用类设计器创建类
2 类库管理
3 在创建表单时使用自定义类
【教学要求】:
1. 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2. 掌握对象、属性、事件、方法、类、继承性、容器、控件等概念。
3. 掌握用表单向导、设计器设计表单。
4. 掌握用表单生成器设计表单。
5. 掌握向表单中添加控件。
6. 掌握表单的修饰。
7. 掌握常用表单控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对象、属性、事件、方法、类、继承性、容器、控件等概念。
2. 用表单向导设计表单。
3. 用表单设计器设计表单。
4. 表单及其常用控件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
5. 修改和定制表单。
第7章 菜单设计与应用(4学时)
【教学内容】:
7.1 Visual FoxPro系统菜单
1 菜单结构
2 系统菜单
7.2 下拉式菜单设计
1 菜单设计的基本过程
2 定义菜单
3 为顶层表单添加菜单
7.3 快捷菜单设计
【教学要求】:
1. 掌握系统菜单设置命令。
2. 掌握用菜单设计器创建菜单。
3. 掌握条形菜单、下拉菜单和快捷菜单的创建方法。
4. 掌握向顶层表单添加菜单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系统菜单控制命令。
2. 弹出式菜单和快捷菜单的建立方法。
3. 向顶层表单添加菜单的方法。
第8章 报表的设计和应用(4学时)
【教学内容】:
8.1 创建报表
1 创建报表文件
2 报表工具栏
8.2 设计报表
1 报表的数据源和布局
2 在报表中使用控件
8.3 数据分组和多栏报表
1 设计分组报表
2 设计多栏报表
3 报表输出
【教学要求】:
1. 掌握用报表向导设计报表的方法。
2. 掌握用快速报表设计报表的方法。
3. 理解报表数据源、报表布局、报表控件的概念,掌握用报表设计器设计报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报表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 报表向导的使用方法。
3. 报表设计器的使用方法。
4. 报表的布局。
5. 分组报表、分栏报表的设计。
6. 报表打印、预览的方式设置。
第9章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生成(20学时)
【教学内容】:
9.1 应用程序项目综合实践
1 系统开发基本步骤
2 连编应用程序
3 主程序设计
9.2 使用应用程序生成器
1 使用应用程序向导
2 应用程序生成器
3 应用程序生成实例
【教学要求】:
1. 掌握开发应用系统的步骤。
2. 掌握主程序设计。
3. 掌握项目与数据库的建立。
4. 掌握系统模块设计。
5. 掌握程序的连编。
【教学重难点】:
1. 应用系统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2. 从实际问题确定应用系统的结构。
3. 确定应用系统中数据库与数据表的结构。
4. 综合调试和维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