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内容模块名称 | 学时 |
1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4 |
2 | Windows 7操作系统 | 2 |
3 | 计算机网络 | 2 |
4 | Word 2010 文字处理 | 16 |
5 | Excel 2010电子表格 | 16 |
6 | 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 基于移动场景的PPT开发 | 8 |
合计 | 48 |
PPT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移动社交时代的到来,人们希望PPT不仅仅局限于在PC端播放和编辑,因此,基于移动端的PPT制作的教学内容应运而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基于移动端的PPT在观赏性、交互性和传播性等方面有着传统PPT无可比拟的优势。
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为大家展示的教学设计内容是《基于移动端的个人简历PPT制作》,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学分析
本次课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组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化教程》中的单元6中设置动画效果与切换方式等相关内容作为蓝本,进行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设计了基于移动端的PPT制作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为2学时。
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职业情境、项目主导”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思路,为本次课设计了一个实际的项目“基于移动端的个人简历PPT制作”作为项目载体,按照实际的工作流程,设计了3个任务。
本次课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职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文档排版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喜欢形象有趣,能够动手实践的学习,适合“做中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但希望在学习中得到即时反馈和评价。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分析,确定教学重点为:能根据内容进行多样化的版式设计,教学难点为:能设置恰当的动画效果。
二、教学策略
为了较好的突破重难点,我们采用了信息化环境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方法重点使用了项目教学法、校企互动法和讨论法。学生的学法主要表现为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
我们综合应用了智慧职教云课程在线教学平台、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易企秀移动场景制作工具、蓝墨云班课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实现课程的信息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化教程》与课程在线教学平台一体化设计,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教材上的二维码,观看微课程,实现随扫随学;
易企秀移动场景制作工具是集教程、在线论坛、作品案例分享及开发功能于一体的网上平台,能制作出基于移动端的PPT,作品可发布在QQ群、微信群、微博等多种自媒体平台。
三、教学过程
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课上又分为四个阶段。
课前准备部分包括自学和体验,自学环节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发布公告,并在课程在线教学平台发放导学手册和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自学;体验环节为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前准备好任务要求的图片和文字素材,并形成个人简历文案,提交至在线课程教学平台,为课上学习做好铺垫。
整个课上学习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
1、 创设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播放本班同学杜玉峰找兼职的视频。通过视频,教师提出问题:制作什么样的简历才能提高求职的几率?
接着,教师使用手机演示了3种不同风格的相关作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2、确定任务
师生在蓝墨云班课中进行讨论,教师总结,自然导入体现工学结合思想的实际项目,并按照实际的工作流程设计了3个任务,确定方案。
之后,连线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专家在线讲解了优秀的个人简历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通过专家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明确个人简历制作的要求,为接下来的任务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任务实施
任务1 熟悉移动场景制作工具
教师引导学生在PC端登录制作工具平台,学生通过平台提供的视频教程学习基于移动端的PPT制作流程和方法,之后完成云班课中发布的相关测试题,提交之后得到即时反馈,成绩不理想可以有重测1次的机会,巩固所学的知识。
任务2 创建场景及编辑场景页面
首先学生使用移动场景制作工具建立页面场景,添加图片和文字等对象,并设计版式。版式设计是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工具平台上的优秀作品的版式设计,师生通过蓝墨云班课中的头脑风暴总结出版式设计的原则,之后学生重新对页面版式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突破了版式设计这一教学重点。
任务3 设置动画效果
动画设置是本次课程的教学难点,教师播放讲解动画设置的视频,通过视频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画的类型、效果及设置技巧;好的动画关键在于对时间和延迟等参数有较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对几组经典动画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对参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学习移动场景制作工具平台的优秀作品寻找动画制作灵感,通过蓝墨云班课中的讨论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突破了动画设置这一教学难点。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化手段寻求帮助,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新知识的索取能力。
4、评价总结
首先学生分组进行作品展示交流,接着教师给出评价依据。各小组将推荐的作品通过二维码扫描发布到班级微信群,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展示汇报。之后,连线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对推荐作品进行实时点评。最后学生根据评价依据并结合专家点评意见,在云班课中对作品进行投票,评选出本次课程的最佳作品。
课后拓展阶段,教师布置了制作以旅行为主题的基于移动端的PPT的任务,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制作技能。
四、效果反思
1、教学过程项目化:依据“工学结合、职业情境、项目主导”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引入企业专家评价,使学生自主探究,“做中学、学中做”,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2、网络平台融合化:紧紧围绕移动场景制作工具平台,融入蓝墨云班课、在线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
杜玉峰同学将制作的个人简历发布到招聘企业的微信公众号,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兼职工作。
我的教学设计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