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概念,掌握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能,培养使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为将来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打下基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强化,对大学生进行“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的能力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新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任务。课程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分类和应用,计算机的数制和计算机内部数据的表示方法,为了解计算机历史与基本原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计算机系统:介绍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以及典型操作系统Windows7的相关知识与操作。
(3)Word文档编辑:介绍如何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文档创建,文档排版,文档美化,文档修订与批量处理等,学习丰富的文档编辑、排版与处理技术。
(4)Excel表格处理:介绍如何使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函数计算,数据排序、筛选、汇总等各类分析和处理技术,满足日常对数据存储,管理,查询与分析的需要。
(5)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介绍如何使用PowerPoint对文字、图形、图像、色彩、声音、视频、动画等元素进行应用,满足设计制作出高质量的产品宣传、工作汇报、教学培训、会议演讲等演示文稿的需求。
(6)计算机网络:介绍互联网的概念、原理以及常见互联网上的服务,为学生们了解互联网技术,使用互联网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将原来“先教后学”的教学课堂翻转为“先学后教”,即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再对知识内容进行讲授,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本课程以案例教学为讲课的主要形式,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计算机操作能够实现的效果;以项目为学习手段,将知识内容贯穿到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到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