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讨及交流 1. 灵感来源的范围? 自然界 、姊妹艺术、科技成果、社会动态、民族文化、历史服装、日常生活、名人效应、穿着对象。 提问:引导学生联想回答。 设计意图:服装配饰设计 第三章服装配饰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概述配饰在服装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服装配饰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导入课题。 二、欣赏及认知 欣赏一组图片,了解灵感来源的资料收集方向。 1.灵感的来源 灵感,是一种偶然发生却转瞬即逝的设计迸发,它无法控制,是设计者在生活的积累中不断堆积而成,找寻“灵感”,是获得设计成功的基础。 灵感来源于生活,美术,音乐,戏剧,摄影,传统艺术,民间文化等。捕捉灵感,可以从自然的风景、动物、植物,科技,宇宙,博物馆,旧民居,生活习俗中获得。 2. 灵感的特征 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变化性。 3. 灵感来源的范围 自然界 、姊妹艺术、科技成果、社会动态、民族文化、历史服装、日常生活、名人效应、穿着对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服装配饰设计的灵感来源的定义,来源范围和表现特征的理论讲解配以优美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互动及赏析 1. 师生互动交流 说说灵感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收集。学生进行回答 2. 通过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补充,并播放视频图片欣赏各种灵感采集图片。 设计意图:配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配饰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美的文化。它是生活中的艺术。人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各个领域来收集灵感,设计优秀的配饰作品。此环节的设计,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设计及练习 1. 主题设定和设计草图。 2. 教师简单示范配饰设计的设计草图,先考虑灵感图片和主题的设定,再考虑配饰作品完成效果。 3. 学生思考。 4. 展示及反馈。大家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并讨论一下变成配饰主题的可行性。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从灵感收集后对设计主题的设定,并完成设计草图。带着设计的问题去思考。让学生们多进行设计尝试。直观形象地解决了教学重点。 五、示范及演示 1. 教师在纸上进行绘制草图的过程和选择材料。 (1)绘制草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文字描述,主要材料,加工方法。 (2)介绍各种服装配饰可采用的材料。 (3)介绍成品制作的创作方法,和最后表现的效果。 2. 欣赏服装配饰图片,服装配饰材料图片和成品制作完成成品效果图片。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示范及演示让学生直观深入地了解服装配饰制作这一重要步骤,通过丰富的艺术处理方法来体现服装配饰设计的造型和整体气氛。 六、案例的制作 以分子结构为灵感来源,进行提炼创作设计草稿。 1.灵感图片。 2.草图设计。 3.材质选择。 4.制作方法及步骤。 设计意图:在优美乐曲声中,将案例分子项链从灵感收集到成品制作完成整个过程进行演示,明确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从平面到立体,直观的感受,技法学生创作欲望。生动的展示了服装配饰设计的基本设计过程,直观形象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七、课程小结 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师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记录下来(写生)的物象,包括人物的,动物的,植物的,建筑的,美术的等。这些物象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从历史到现代到未来,从中方到西方。细心观察对象的各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衔接方式有什么特点?对象内部组织形式会对设计的创作得到启发,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回顾本章内容。本环节总结全课,将设计与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充分理解本章内容,为学生后期服装配饰设计进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