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古族服饰特征:
褒衣博带,既能体现人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的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设计构想:
传统元素提取重组,使设计富有乐趣;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传统与当代结合,在传承中吸取,在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不同的理解和示意;传承与发展同步,传统与当今结合,使传统文化更具当代特色,融入生活中。
蒙古族(西里尔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设计方案:
以传统纹样局部提取,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文案样式,以传统纹样为设计构想,设计出更符合现今审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