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就是研究如何解决机器和零件在设计、加工、安装过程中的精度问题。结合工程实践及案例教学法,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以精度设计为主线
课程的实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机器进行精度设计。本课程的各个章节都是以精度设计为主线来讨论机器(零件)的误差、公差及检测技术三个问题,以培养学生精度设计理念,掌握精度设计的原理、方法及技能。
2、以实际应用为目标
根据学生对机器精度设计应用能力的现状,本书对机器精度设计应用内容增大篇幅,省略了大量空洞、冗长的理论篇节以及在实际工作中不常用到或根本用不到的内容,本着实用和够用的原则,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精度设计应用能力上。
3、以理论教学和实际训练为教学方式
课程以课堂微训、课后习题以及实验紧密关联,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辅相成,达到学习一个项目、理解一个原理、掌握一个方法、熟练一个技能的目的。
4、以现代教学方法为手段
课程系统整理的教学课件和教学录像,实验录像方便同学自学和课后复习。.
课程的主要教学目录如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 本课程的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第四节 本课程的特点及方法
第五节 本课程的发展与方向
第二章 零件尺寸与公差
第一节 零件尺寸与公差概念
第二节 尺寸标准公差
第三节 尺寸公差标注
第四节 基本尺寸常用测量工具
第三章 配合尺寸与配合公差
第一节 孔与轴配合概念
第二节 配合制度
第三节 配合公差设计方法
第四节 配合公差标注
第四章 配合公差应用
第一节 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
第二节 单键公差与配合
第三节 花键公差与配合
第四节 螺纹公差与配合
第五章 几何公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线度
第三节 平面度
第四节 圆度与圆柱度
第五节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第六节 形状误差检测
第七节 平行度
第八节 垂直度
第九节 倾斜度
第十节 同轴度
第十一节 对称度
第十二节 位置度
第十三节 径向跳动
第十四节 端面跳动
第十五节 位置误差检测
第六章 公差原则及形位公差选择应用
第一节 公差原则
第二节 形位公差选择原则
第三节 形位公差应用
第四节 零件几何误差检测技术
第七章 表面粗糙度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表面误差评定方法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标注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Ra)的选择
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应用
第六节 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
第八章 齿轮传动公差设计与应用
第一节 齿轮传动误差概述
第二节 齿形误差与公差
第三节 齿轮装配误差与公差
第四节 齿坯误差与公差
第五节圆柱齿轮传动公差设计方法
第六节 齿轮精度检测常用方法
第九章 公差与配合综合应用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减速器装配图公差选择与标注
第三节 减速器主要零件公差选择与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