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的环艺新生季瑷铭。很荣幸可以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叙述作品创作的初衷,希望可以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这篇作品的名字叫《矛盾》。
图一的灵感来源于一篇新闻报道,人们不择手段地吃各种山珍海味,例如猴脑、鱼翅甚至是穿山甲,只有人类想不到的,没有人类吃不到的。看到新闻报道里,穿山甲们成团的尸体,让我触目惊心。又看到鲨鱼被割掉的鱼鳍,伤口还在流着血却又被无情地扔回大海。鲜血在墨蓝的海水里翻滚,如同一朵朵暗夜色的花盛开在海水深处,然后无声无息地沉了下去。残缺的鲨鱼被比自己身体小无数倍的鱼群抢食,被微生物分解,被淤泥掩盖在海底,悄无声息。
我们对于大自然的馈赠总是一边心安理得的挥霍着,又一边看似虔诚的祷告着,请求上帝保佑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平安喜乐飞黄腾达,祈祷自己的国家国富民强太平长安。但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很多地区仿佛是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似乎有永远流不完的石油、摘不完的香蕉菠萝,到处都是的可可椰子。于是我们就忘记了曾经祖先生活的困苦,在如今没完没了的掠夺却又从不间断的祈祷,以为祈祷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可我们曾祈祷的一切,大自然她早就悄悄给你了呀。
图一中的女子褪去光鲜亮丽的外表,赤身弓背曲身面对一只犀牛,犀牛也按比例放大了一些。这似乎有些不合乎常理。人类为什么要如此对待一只低智商动物呢?
图片表达的主要是希望人们对大自然依然能够怀有敬畏之心和感激之情。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却一直只知索取不知感激甚至心安理得的享用一切。图片中向犀牛叩首的女子代表已经觉悟了并且忏悔的人类,重新对自然有了感激之情。犀牛泛指被人类过度索取过的伤痕累累的万物。希望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并向大自然低头,时常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感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处理好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图二的灵感来源于每一个为了自己的未来离开家乡的人。
他们的身体里住着一个熟悉而遥远的城镇,在每一个灯红酒绿的夜晚,每一个空闲的沉静时刻。在体内轰隆作响。
每一个单枪匹马打拼的人,大多会希望找一个闲下来的下午,下定决心要睡到第二个天亮,却往往在傍晚将要入夜的时间一身疲惫的醒来。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因为疲倦想要睡觉,梦里却一直漫无目的的跑,气喘吁吁精疲力尽却仿佛没有尽头。醒来之后躺在床上无比清醒地听着这个喧闹的城市里所有的温情和冷漠,街上车水马龙的声音,隔壁炒菜锅碗瓢盆的碰撞,自家电视里传来的声音嘈杂又有一种奇妙的温柔。忽然怀念起很多东西。毕竟你孤身一人啊。
图二中人物身体中隐约能看到一个热闹的小镇,代表人们的故乡。当褪去光鲜亮丽的外表后,心变得柔软又透明,能清晰的看到平日隐藏起来的所有脆弱的情绪。孤身一人的惶恐,对于家乡的思念,独自生活的辛酸。
希望所有只身在外打拼的人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图三的灵感来源于自己。
身体里仿佛有两个很矛盾的灵魂,时刻在叫嚣着。当一个灵魂在外面安静的时候另一个灵魂就在暗处探出头,悄悄地看着外面的一切。
每个人有两个相对矛盾的灵魂,看似矛盾,实则一体。一个喧嚣,一个便平静;一个疲惫,一个清醒;一个热情,另一个冷静;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一个热爱热闹,另一个似乎更爱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