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隔离式伸缩柱
引言:
近些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网络购物慢慢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购物方式,还影响着其他行业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的快递物流业,尽管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但也提出不少的挑战。
日常生活中,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外卖员,对道路交通产生了很大的考验。行人的一些违规闯灯与骑行人的超速驾驶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再加上人们安全意识的匮乏及普遍的侥幸心理,而交通警员人力有限,并不能满足各个路口全天候的实时监管,这样一来,更容易形成“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更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人们财产生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产品理念
智能隔离式伸缩柱,主要设放与交通十字路口,通过智能化机械柱障提供一定的强制约束,从而实现对人们一定“合理管控”,减少避免因为行人违规闯灯等行为,从而造成的交通事故。
此产品以保护人、为人提供便利为主。
二、产品功能
智能隔离式伸缩柱,是在液压式隔离柱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开发的,可以通过底部的主螺纹电机完成升降。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顶部的自控装置,完成侧臂的展开、收缩及旋转功能。在顶部里的齿轮与电机组件的运作下,实现侧臂伸起,在结合路灯的显示数据,通过顶部的齿轮旋钮实现人的通行。
为避免行人,因行走缓慢而被阻隔在外,可以通过柱臂外侧的开关,解除柱臂的抱死装置,推动柱臂,从而使行人可以安全通过,再经由监控装置,可以实现柱臂的自动复位行为。
底座
底座———埋置于地下的伸降供能装置,以金属材料为主(长约九十厘米,半径为十五厘米,采用一定量的防腐金属图层),底部为供能电机部分,存放一定的增重材料(避免重心过高造成的事故),直接与重心螺纹连接,实现柱身的伸缩功能。
环状防脱环装置,一方面防止柱身伸起过高而脱落,另一方面,提供一定的稳定保障,降低重心。柱身卡装置,可以解放柱身,便于工人的维修与更换,提高产品的利用率。
柱身———置于底座之中,伸降部分(长约七十厘米,半径为十厘米),通过底座电机与齿纹部分实现伸降,顶部卡可以实现顶部的解放,加上防脱环可以压低重心,避免顶部过重而造成的重心偏移事故。
顶部———卡扣于柱身(长约三十五厘米,高十厘米),齿轮架可以固定齿轮组(实现单侧放行),动力装置可以置于预留空位(也可放置柱臂伸降电机等)或顶部,柱臂卡口(抱死防脱落装置,可以通过电磁铁实现)来固定柱臂。
侧臂———在臂身可以加入LED灯组,显示警示灯信息,既可以提醒行人,也可以间接地提供大人小孩的交通意识。
三、相关资料
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港口大型船只停泊时就经常用到它们,如今其含义已经扩大,用来形容各种管理行人交通,保护关键基础设施,设定周界,区分道路的设施机构。他们大多以液压机为动力单元,并且以金属护柱为主。
经过多年的应用与发展,现今护柱已经扩展出各种样式。主要分为:
气压式全自动升降柱——空气作为驱动介质,通过外置气压动力单元,驱动柱体的上升下降。
液压式全自动升降柱——以液压油作为驱动介质。有两种控制方式,通过外置液压动力单元(驱动部分与柱体分离)或是内置液压单元动力单元(驱动部分放置在柱体内)驱动柱体上升下降。
机电式全自动升降——通过柱体内置的电机驱动柱体的升降(半自动式升降柱:上升过程通过柱体内置的动力单元驱动,下降时依靠人力完成。)。
提拉式升降柱——上升过程需要人力提拉完成,下降时依靠柱体自身重量。
可移动式升降柱——柱体和基座部分分离设计,待柱体不需要起管制作用时可以收起。
固定柱:柱体直接与路面固定。
各类柱体的主要使用场合及优缺点各有不同,在使用时需针对实际项目选型。
对于一些高安防等级的应用场所,比如军事基地,监狱等,需要使用防恐级别的升降柱。相比一般民用级别的升降柱,其柱体厚度一般需要达到12mm以上,而一般民用级别的升降柱为3-6mm。除此之外,安装要求也不尽相同。
四、创意来源
智能隔离式伸缩柱是在机电式全自动升降柱的基础上改进创新而来。
主要应用于人行横道的保护及通行,相较于一般防护柱,依然保留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有侧臂,能够保证警示灯变化后,将行人阻隔在安全区域内,并通过智能化控制设备,实现与警示灯的实时同步联动,而侧臂也带有收放功能,在不使用时,可以随柱身完全收入地下,顶部的平面设计,也可以为抱有重物等待通行的行人,提供一定的辅助支撑。
侧臂为柱状表面,可以制成LED灯组形式,将警示灯一同显示在其表面,再加上一些简单的频闪变化,既可以打发人们等待的注意力,也可以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顶部的电磁铁与齿轮组,实现可控式单向通过,既能保证因特殊原因被阻隔在外的行人通过,又可以保证安全区内部的行人无法强行通过。
五、创意理念
乌克兰的一款新型红绿灯,它利用AR技术,在路口直接呈现巨大的红绿幕墙。当它处于红灯状态时,从路口看去,就像被一堵红色的墙壁挡在面前。而等红灯变成绿灯,幕墙就会消失,转而出现在另外两侧,从道路中通过,就像是特意设立的专用通道一样。
英国一家科技公司也设计了一款智能人行通道。与传统道路不同,它可以根据交通状况,在路面上实时出现常用交通标识,引导行人安全通过马路。当道路上没有行人时,它看上去就只是普通的行车道,只是在有人经过时才会出现斑马线的图案。一旦系统检测到没有行人了,斑马线又会再次消失。
我国湖北黄石大治市也有一处路口很有亮点。两侧人行道口和斑马线交界处都设立了喷水装置,如果有行人试图在红灯时通过马路,装置就会立即喷出水雾进行提醒,如果要坚持闯红灯,那可就要被滋一身水了。
以上三种方案,出发理念都相似,相较于我们的产品而言来说,一方面,缺乏实质的保护设计,更重要的是依然没有实实在在的强制约束能力,因此来说,不利于进行真正的全面推广。
六、说明结语
智能隔离式伸缩柱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合理约束,制止人们的侥幸心理与从众心理,从小事上提高国人的规则意识与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