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在世人的吟咏之中,江南之美似乎从未离开与水的关联;人们因为这些有关于水的感怀与共鸣,也愈加急切了亲近江南的心情。而江南在哪里呢?在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江南的代表城市如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等历史名称,已无一例外地进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在国际化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它们在城市面貌上渐渐失去了传统意义上江南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的形态:“江南”的背景,除了在一些重点保护景点与景区之中,已然无从寻觅。人们在吟哦着关于这些城市的诗文佳句之时,却已无法切身感受昔日的情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未尽之憾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三月的江南是美丽的。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到处都彰显出春的活力。游走在秋浦河边,两岸风光无限,绿树,红花,鸟鸣,人语……一切都是如此的和谐!
三月的江南是温暖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泛舟秋浦河,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做一个远离尘世的垂钓者。暂别城市的喧嚣,人世的纷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月的江南更是充满着人情味。当你选择三月来小镇,游走在杏花村中,那么你一定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你不仅可以领略到“千载诗人地”杏花村,而且你还可以观赏到十里杏花开遍的胜景,感觉到一阵阵扑鼻的幽香;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还有一群最最可爱的人,他们时时刻刻以最质朴,最纯真的笑脸对待每一个来访者,始终让你们感到宾至如归!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难道不幸福吗?
千万不要认为小镇只是而今美丽,其实小镇的历史很久远的。有诗为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
这首诗出自诗仙李白之手,为《秋浦歌》组诗中的一首。太白在其诗序中如是写道:清阳县东南有山高千余丈,其峰有九,状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冠以九华之名。这就是小镇九华山的名称来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写的就是莲花佛国!
小镇不仅景美,而且历史文化厚重,历来是文人骚客的积聚地。
宋代词人李易安曾因南渡暂居小镇,在丈夫离去,孤独自居时,写下千古名篇《行香子·七夕》,以表达国家沦亡,家人离散,亲人不再的苦楚。词云:
“草际鸣,惊落梧桐,正人间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蹉来,浮蹉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不见,想离愁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情,霎儿风?”
东晋大诗人陶潜曾两次到过小镇。首次到访,诗人正值仕途不顺,一人漂泊在外。想那三月小镇,绵绵春雨不断,诗人泛舟湖中,满心惆怅,故作诗云: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惜。微雨洗高林,清飙娇云。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忠怀在归舟,谆哉宜霜柏。”
诗人第二次到访小镇,更是隐居于此。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惟愿归隐山林,躬耕陇亩,好不自在。
永远的江南,永远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