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理念:“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考工记》。这句话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在我看来这种“材美工巧”的设计原则到现今依然实用,可以说在我国古代传统技术中是一个价值标准。《考工记》中的这句话提出了一个我们看问题的全面性的观点:时间、空间、材料、构思。我此次的作品设计也是以这一理念为核心,将平面设计与几千年的工艺美术相结合。
正如我们此次作品的主题一样,在我看来匠人匠心。对于一个成功的匠人来说一颗朴实的匠心最为重要,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懈的追求。而我们在时代的变化中,在设计理念中需要传承的正是这一份不懈的追求。就像爱马仕的上下“大天地”一样,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匠心的体现,“大天地”的创作者顾永琦为什么在家具业名望这么高。因为他革命性的解决了材质的定性,解决了紫衫材质的开裂现象。他的“大天地”为什么成为传奇,传奇的不是椅子本身,是人,是那一份精益求精的匠心。是那一份极高的生产要求,不惜工时的打磨。在我看来这一份匠心,是需要我们跨越时间、空间需要传承的理念。设计也是无论是设计本身的理念,还是作品的衍生,我觉得都需要这一种“必做于细”的不懈追求。同时我们现代还需要结合自己中国源自于汉唐宋元明的优良传统,不断创新。跟当今现代时尚进行结合,变成当代的设计、新中国的设计。与时代相结合,与民族文化融合,不断创新与发展。
设计灵感:“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整体的设计思路是围绕着这句话而来的。一个好的作品一定要与时俱进。在作品的背景上我们选择了一个红色,象征着时代的发展,像红色一样欣欣向荣,也象征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在一个社会的背景下进行创作,这是顺应天时,与时代相结合。包括整个作品的主题一个“匠”字,整体的光影变化,层次感,都要有细致的分析、考量。同时这个背景的红色也是南方独有的红土色,而整体的风格也是想以简单、淳朴为主。既希望能够结合地气,也想展现一个匠人,一个匠心的淳朴。我相信任何一个匠人都要有一个淳朴的心,才能在一个领域不断的发展,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一个匠才。
在这个作品主体的“匠”字上,我们使用了金属的材质,金属的明亮色彩,结合背景淳朴的红色,会有一种大巧若拙之感。表面上有一些小颗粒的材质,还有“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句话在上面分布着,让整个作品又富有细节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