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匠·心》系列海报是为古今匠人编著的名册。史有碑林纪念抗战英雄,如今我们要为匠心英雄们立册。为我们留下了丰硕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有幸目睹。所以,今天我们纪念、赞扬他们,将他们的匠心精神记录在这幅画面上。做一个匠人,修一颗匠心。两张海报,以“匠”、“心”两个大字主题铺底,在字的上面著上312位匠人的名字。画面上作了出血处理,虽然海报的画面是有限的,但一代代匠人是无限传承下去的。“匠”、“心”两字以婴儿蜷缩的体态作为主要概念和基本元素创作。婴儿预示着新生,预示着传承,
预示着觉醒。整张画面只采用黑白两色,黑白最为纯粹,映射着每位匠人的匠心精神。他们内心宁静,专注于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在各自的行业里散发着光芒,一位位殿堂级的匠人大师,带来一幕幕叹为观止的中华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魂。
瓷器中国的代表,CHINA更是中国与瓷器的共同发音,画面展现中一双苍老匠人的双手,突出他十年如一日,对品质的追求,也铸就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而崇高的理想是匠人不断超越追求卓越的基石。一双苍老的双手和精美的瓷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的努力跟心血只有这些匠人才能体会到,匠人只所以为匠,只因他们心安魂定,世界嘈杂,也只有他们才能代表中国的民族精神。
京剧所蕴藏和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能够为民族魂魄的振作、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价值观念的再造、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营养和资源,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和谐的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代享誉不凡的京剧大师,一个舞台上纤弱如花的艺术家,一个生活中处处播撒爱心的使者,在面对侵略者的百般利诱时表现出来铮铮铁骨,令每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为之动容,这就是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梅兰芳!他出身于梨园世家,他8岁开始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他为陈旧的中国戏曲带来了彻底的革新,所有经他整理过的传统戏曲都重新焕发出高贵华丽的光彩。1930年2月17日晚上,在美国纽约百老汇第四十九街的戏院里,梅兰芳在这里演出,曲终人不散,演完了戏已是深夜,但是台底下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拼命地鼓掌,梅兰芳的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奇葩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美国的《时代》杂志给的评价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有两位中国大使在西方世界成功地推销过中国,一位是宋美龄,另外一位就是梅兰芳。”梅兰芳把中国京剧带出国门,他是戏曲界的一面永远闪烁着光芒的旗帜。他不但是被永远记载在京剧这一中国国粹的发展史册上的伟人,更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大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世代都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