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小时候在外公家玩耍的时候翻箱倒柜出来一个小巧的紫砂壶,不知为什么对这小小的紫砂壶突然起了兴趣,缠着我的外公讲起了故事。今天我就要呈现出来我记忆中的紫砂壶。
小小紫砂,熬得过岁月沧桑,装得下文化奇想。它不仅引领了中国的饮茶风尚,还让遥远的欧洲欣喜不已。千百年来,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凭借无尽的想象力和灵巧的双手,在世人面前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紫砂壶透气性极强,即夏日隔夜不搜,并且紫砂壶能吸收茶的香气,用常泡茶的紫砂壶偶尔不放茶叶,其水也有茶叶清香。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以它的坚贞不渝、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因此人们总是用梅花比喻 拥有傲骨之风、生性高洁、 不畏艰难、 顽强不息、不屈不挠、 贫寒却有德行的人。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梅报春壶原,是朱氏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端丽稳重,精致传神。梅花在三九严寒任凭风霜雪打,从不低头弯腰,依然那样娴静,用它那高洁质朴的性格洗涤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这种傲然的风骨自然也吸引了紫砂艺人的目光,自明清以来许多制壶大家都对梅花倾心不已,留下了许多梅型壶的佳作。如清代陈鸣远的“梅桩壶”,清代杨凤年的“梅段壶”,以及七大老艺人之一朱可心的“报春壶”,都是梅型壶中的上佳之作。
报春是紫砂器壶中较为经典的一款壶型,从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报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到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报春民俗的另一层用意在于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紫砂工艺师根据这一民间风俗,凭靠大胆的想象和高超的设计水平制做出了报春壶。“梅报春壶”原为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藏品,是朱氏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端丽稳重,精致传神。在众多花器造型系列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梅系列的紫砂茗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幽韵雅致,风骨傲然”这八个字。
记忆已成为过去,我们已经长大。儿时美好的记忆,不想只存在脑海中。我现在以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重新把我的记忆中的那份思念重新勾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