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人物的建筑式表达是在对原著《红楼梦》的理解上,对人物的一种建筑插画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我研究了建筑和《红楼梦》中的人物之间的象征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用现代的空间观念使插画视觉效果与《红楼梦》中的人物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对艺术创作的大胆探索。希望以插画的形式表达了建筑的形式与审美,从另一个角度勾起人们对建筑的幻想。我提炼出极富有新意造型形象,设计出符合各个主题的图形构成,并对中国传统的建筑、门窗艺术和建筑装饰艺术都有所涉及。
第一,突出《红楼梦》书中的文化。
在《红楼梦》中,对于主要人物的衣服、头饰、性格、居住环境等,都会有细致的描写,这些方面也组成了不同的红楼文化。在我的建筑插画中,我会根据书中对于人物的描写,无论是衣服、颜色、头饰、还是居住环境的特色,将这些与我的建筑插画表达联系起来。主要的设计来源都会来源于原著中的文字描写,最后才能够体现出书中的文化。比如,在王熙凤的建筑插画表达中,我就根据书中对她发饰的描写,“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再结合电视剧版中的形状,最后概括抽象地用插画方式表达出来。
第二,突出建筑插画的趣味性。
插画设计的趣味性指的是能够吸引人们的观赏,并能够让产生愉快和兴趣,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在这一过程会运用一些设计的手法、色彩和方式,以达到一种让人感到趣味的效果。具体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夸张性。建筑插画中的建筑不会追求具体的功能性和客观性,只要是基于主题的表达上来追求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人们的视觉情趣。比如在探春的人物建筑插画中,我就将楼梯大设计夸张化了。第二,拟人性。在建筑插画中使用拟人手法,可以让插画让人更加容易理解,产生趣味。比如在刘姥姥的建筑插画中,就将刘姥姥比作了一只牛,然后参照牛的外形做出建筑插画。第三,混合手法。在建筑插画中运用了幽默生动的表示方法、对色彩的暗淡和明亮等的对比,或是配合人物的情感特征,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建筑插画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