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最有代表的器物之一,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扇字从实工用具到艺术品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折扇艺术主要是指以折扇为载体,绘制出画,诗歌和文学作品。在宋代时折扇是开启“折扇与绘画”的历史模式,明清以后的扇子不仅从扇骨、扇柄、扇坠、扇袋、扇流苏等艺术装饰配套上非常考究,工艺加工也更为别致,扇子甚至成为人们身份地位、审美倾向、情趣追求的象征。
一把小小的扇子本意纳凉,驱逐酷暑,气清风和,得到一种身体上的舒适愉悦感,不意却成为抒发情怀之物,被赋予了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一种饶有意趣而有浓厚底蕴的扇文化。
形式化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图形套用,而是要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并与外来元素完美融合,做到既能相融又不会失去原本的特色,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以中国的折扇文化为设计理念,其运用最简单流畅的线条,既生动地传达了中华精神,又融入了时尚要素和现代科技元素,又让人们在视觉上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