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设计说明。
1.作品简介
背景:插画人物设计来源于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一角。
创意:此插画宣扬我国的京剧文化。
内容:《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段小楼和程蝶衣演绎了一场虞姬和霸王的大戏。不疯魔不成活的是虞姬亦或是程蝶衣,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不如说是菊仙。此电影以京剧的形式反应出一个时代。
展望:可用于戏剧文化或商业的宣传。
2.设计理念
为什么会想到画这幅画呢?初是因为那个人的风华绝代,后来是因为他的悲情一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是我从《霸王别姬》这部影片中得到的最大感受。戏台上的戏从来都是人间的悲欢离合演变出的。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少年郎,又不是女娇娥。”这是电影里贯穿始终的一句话,改变了程蝶衣的命运,酿造了程蝶衣的悲剧,若是他坚持“我本是少年郎,又不是女娇娥”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他在生活中会不会不再扮演女性化的角色,会不会不爱上段小楼,会不会以后会娶个温婉却满怀才情的姑娘。然,人生没有如果,他将自己活成了陈蝶衣,爱上了段小楼,他想跟段小楼唱一辈子的戏。可惜,一个是真虞姬,一个是假霸王,终是成不了一辈子。程蝶衣,一个戏子,一个旦角,一个为情为戏而生的赤子,一个重情重戏的同性恋,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他的一生该怎么说呢?实在是应了段小楼的那句“不疯魔,不成活。”他因为用情至深疯魔,爱情却没让他成活。而段小楼呢?此人则最为矛盾,勇敢而懦弱,他为了救别人自己挨打,却在被打时口口声声的求饶。他突兀而梗直的惹恼日本人,却在文革期间出卖了程蝶衣和菊仙。其实我是不喜段小楼的,还记得一个场景是程蝶衣的双手从身后圈住他,轻柔的移动在他的腰间,而后有意的轻触,玩笑间,两人都怔住了,迷失在对方的眼中。他是怕,怕被一分不正当的感情捉住,无法自拔,于是他救了菊仙,娶了她。其实这样也没什么,毕竟大家都还好好的。可后来,段小楼负了菊仙也误了程蝶衣。后来,程蝶衣唱完了最后一场戏。后来,人间再无张国荣不见程蝶衣。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
构图手法
构图采用横向构图法,使用水彩,铅笔,模糊工具等。主要突出主体人物程蝶衣,并配上霸王,减少了霸王的透明度,增添回忆感。采取两人互相对视,加强画面感。
中国戏剧艺术(国粹的典型代表),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1]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作为传统艺术精华而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北京的长安大戏院长年上演京剧剧目,每年举行的国 际京剧票友大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京剧爱好者,京剧还是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中的保留项目。
作为华语影坛艺术成就最高的影片之一,《霸王别姬》集文艺性和观赏性与一身,在保留导演创作理念的同时,也很好的兼顾了观众的审美情趣,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经典电影 。电影描述了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以及京剧艺人的生活,细腻地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霸王别姬》充满激情地叙述了一个延续半个世纪的故事。电影不仅具有纵深的历史感,还兼具细腻的男性情谊与史诗格局,它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掺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盘旋纠错地展现出来。
《霸王别姬》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影片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丰富深广。美国《时代周刊》:《霸王别姬》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最好的一部影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史诗作品。
美国《纽约时报》: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新高峰,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旷世巨作。
国际影评联盟评委:《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像华丽、剧情细腻。
《霸王别姬》的成功,不仅只是让世界知道了这部电影,也更深层次的也让世界开始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我此次作品的选择,不仅仅是因为《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的影响,更是因为《霸王别姬》也带动了京剧,他们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