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紧紧围绕“匠心·民族魂”这个主题,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陇东皮影为主要设计元素设计制作的两款桌面摆台。
陇东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是甘肃陇东地区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陇东皮影戏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皮影戏起源很早,按陇东的民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离开窗子,他又啼哭起来。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状,不断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出现了。北宋时,影戏演出已较为普遍。她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集中华皮影之大成,撷当地道情曲艺之精华”,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民倾诉情感、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到了晚清,特别是一代皮影大师解长春的心揣手摹、传承革新,更是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推向鼎盛。
中国传统民俗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两款摆件主要体现我们家乡甘肃陇东的皮影文化,又表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