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010-66083178(工作日8:30-17:3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汉服
学校名称: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赛队伍:周四满课2
参赛学生:田红瑜  
指导老师:刘晓灵  

详细说明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   。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  ,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   ,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  。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海报主题背景是上衣下裳的正式汉服礼服,用最大的篇幅展现汉服的优雅美丽,中央为古书“汉”字,突出主题汉文化。大字背后是汉朝瓦当图样,有文物原型。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瓦当是古代重要的文化象征,也是后世考据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上下部各有一段卷云纹,上下对称,云纹寓意着如意高升,是一种吉祥的祝愿,常见于古代贵族礼服上。下方文字,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出自《左传》。《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尤其是最后一句,颇为震耳发聩.那么,它出自何处呢?首先,《左传?定公十年》中并没有直接提到这句话,里面提到的是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并没有直接解释何谓“华夏”。其次,《尚书正义》也没有对《左传?定公十年》做评价。那么,这段文字是杜撰出来的吗?当然也不是,它源自《左传注疏》,作者为杜预、孔颖达。

对于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在为其写注释,在《左传注疏》“卷五十六 定公十年,尽十五年”中,作者[]:“裔不”至“乱华”。正义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莱是东夷,其地又远,“裔不谋夏”,言诸夏近而莱地远;“夷不乱华”,言莱是夷而鲁是华。二句其旨大同,各令文相对耳。

侧方文字,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出自汉服复兴宣传歌《重回汉唐》歌词,汉服复兴是一种情怀,应该继续下去。

汉服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应该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一样被尊重被保护被发扬光大,而不是如今这样无人问津,希望有一天,穿着汉服的少女可以走在路上,优雅而美丽,高贵而不俗。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