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010-66083178(工作日8:30-17:3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筷韵
学校名称:
参赛队伍:北杳
参赛学生:孔垂云  

详细说明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大赛的主题为“匠心 民族魂”。匠心应该代表着经历时间的洗礼依然保持着一颗赤诚的心,那么它必须是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物件;其次,民族魂在我看来是根植于人民心底抛舍不了的东西,再综合对前段时间D&G用筷子辱华事件的思考,我选择了以筷子作为本次设计的主题。

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而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人则用手指去抓取。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朝末期的国君,可见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象牙筷子。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郑玄注“梜,犹箸也”。《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
       设计思路:既然确定了以筷子为设计主题,我又选择了与筷子紧密相连的盘子作为呼应。整体的底色是迎合主题的“民族魂”选择了素雅的中国风底纹。盘子在生活中总是与筷子一同出场,为了契合主题我选择了民族的青花瓷盘,尽显中国韵味,同时青花瓷也代表了匠心,要烧出一套精美的青花瓷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工人们巨大的精力。同时青花瓷的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全世界也是闻名的,所以在作品中选用了青花瓷盘。一双筷子,顶天立地也是老人们口口相传的话语,很好的展现出筷子不仅仅是实用工具,它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主题字“筷”使用毛笔书写,毛笔字的外柔内刚和筷子的看似简单却无所不能夹的特点相得益彰,同时尽显民族韵味,毛笔字旁的墨水滴更是添加了不少艺术的气息,虽是黑白,却引人入胜。整体风格简约大气,简约又不简单,言简意赅的表达设计理念,传达思想 。筷子的占比使中心突出,采用对角线构图使画面不会沉闷。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