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设计说明:
广东佛山剪纸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佛山剪纸的题材绝大多数是花鸟虫鱼、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如“龙”“凤”“鲤鱼”“孔雀”“和合二仙”“六国封相”“嫦娥奔月”“八仙闹东海”等。按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类,并利用本地特产的铜箔、银箔,用剪、刻、凿等技法,套衬各色和绘印上各种图案。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现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了,人人都拿着一部手机,什么知识都从手机上得取,在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多传统工艺的流失。比如说:以前人们看新闻都是买报纸杂志,现在,报纸行业的市场也只剩下老年人了。年轻人们直接在手机上看新闻和其他东西打发时间,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很少关心国家大事了,一下班就回到家里打开手机游戏,甚至连新闻联播都很少有人看了。
以前每当过年过节,人们都会买些剪纸回来贴,过年了更加会在家里窗上贴窗花,那时候的过年真的到处都是过年的味道,到处都是喜庆的东西,但是现在过年了,人们都坐在一起刷支付宝的五福,家里出了过年会换一下对联,其他东西越来越少的出现了。剪纸,作为中国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是被人们所熟知的传统工艺,但是现在越来越少见了,佛山作为一个闻名的剪纸城市,也慢慢的埋藏了这些优秀的传统工艺。
我之所以想到这个设计就是希望,我们佛山的剪纸文化可以像努力隐藏实力只在最后一刻大放光彩的茧一样,可以被更多的人熟知并且认识和学习。复兴,还要传承。传承,就需要当今祖国的花朵,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年轻人有一种意识,传统手工艺不是丢人的,是光荣的,是值得去学习和传承下去的!这些不是无用功,虽然不想手机游戏那么好玩,但是足够是修身养性的一个好方法。不但学到的更多的传统工艺,还可以让这项手工艺不会消失。
我们小时候,还没有那么多手机电脑的时候,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上手工课,剪纸,剪小红花,剪窗花,做手工,但是现在,孩子们的时间被满满的功课作业占满了,连那么一点儿课余时间都用去上补习班了,他们更本就没见过剪纸,更别说学习剪纸文化了。所以,我提倡更多的学校可以多重视孩子多方面特长的发展,多做一点传统工艺方面的引导。
传统工艺,是中国的特点。试想一下,当我们中国学习完别国的文化,而没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那我们就不是叫中国了,叫山寨国吧。在学习国外的文化同时,我建议优先发展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工艺,让这些传统文化不再丢逝。埋藏了那么多年的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是时候破“剪”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