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中国建立70周年,我国已有许多工程和技术领先于世界。但是在六十年前,新中国的建筑工程还真没有什么领先于世界的。上世纪50年代,中国刚从一个战火纷飞、动乱不断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走出来,还是一个只能靠人拉肩扛、泥瓦匠式搞建筑的国家,在建国不到十年的时候,就建起了如此气势恢弘、世界上最大的、可容纳一万人开会的人民大会堂,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今天,我们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和人民大会堂建成六十周年之际,绝不能忘记当年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建筑工人,参加人民大会堂义务劳动的人民群众,参加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忘记建筑设计师赵冬日,结构设计师张镈,朱耀先,以及参与设计的梁思成,杨廷宝等著名专家。也不能忘记那些参加严格审查和把关的金瓯卜等一批专家;不能忘记当时的北京市领导,不能忘记忠于革命事业,勇于担当的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同志,以及他的同事和战友们;更不能忘记人民大会堂、北京十大建设项目的总负责人——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人民会铭记你们:“你们是好样的,是勇于为国担当的英雄。”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旗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样式作出决定:“中共党旗样式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随即在延安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