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说文》里的解释是“从匚(fang,盛放工具的筐器)从斤(斧),木工也”,《楚辞·哀命》里注“教也”。现代字典里有这样三种解释:1)有手艺的人;2)灵巧、巧妙;3)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比如形容人“匠气”。但今天我们都会说“独具匠心”“匠人”,只是因为专注。
对于教师,匠心就是一颗纯粹的教育心,并一以贯之。于漪老师一生秉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初心,本色不改,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她的内心疆域清澈澄明,栖息着一颗晶莹宁静的灵魂,有着非凡的穿透力。身为教师,只为教育这一事,且让我们就专注地做好这一件事。
“道”的生命进之于“技”。在《养生主》里庄子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面对梁惠王“善哉!技盖至此乎”的喟叹,庖丁淡淡然回答“道也,进乎技矣。”
师者,也需要像工匠一样热爱自己做的事,并追求完美,将自己的理解和美学价值赋予其中,自成境界。虽难以臻于至善,但那份无限趋近至善的感觉会让自己感到欣慰和自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用心者成。师者,当有一半诗心一般匠心,以诗心和匠心做双翼,在教育的大地上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