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的分为四过程:“吸睛”、软件介绍、引入本例,提升层次。
1、“吸睛”:首先提问“大家听过PS这个词吗?”这样的问题来让同学热烈发言。
预测会有“听过”“变美女”“P图大神”之类的回答,引出自己的PS 对比图。
第一组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搞笑图片。
第二组用夸张的图像合成的效果图作对比。
在前两组的基础上,加入有意境的第三组来提升层次,体现PS软件的强大。
2、软件介绍
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几组对比图发言“PS主要用在什么地方?”,再归纳总结及软件介绍。
3、引入任务
通过展示素材图及完成后的效果图,来说明本次任务要完成的内容。
在PS软件中显示“图层”面板,对本例的图层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图片相应讲解“图层”概念。
实际操作演示:边做边讲,对效果图中各素材的使用及相应技能点应用进行详细的讲解说明。
讲解完成后,发放本次课程的“学生任务书1”及相对应的微课视频。由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并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重复学习不懂的地方。
在部分学生已完成第一个任务时,发放第二个任务的任务书。给较优秀的学生先思考。并可作为课后作业布置。
这里的实作过程第一个任务是基本任务,由个人完成;第二个是进阶任务,可小组完成。并根据学生对这两个任务的不同完成情况来进行相应评测。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由实际任务来促动学生自主学习、并提倡鼓励小组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总结反思
由四个环节组成:1、教师对此次任务先进行总点评;再分别对各小组分点评;2、各小组自评;3、小组成员互评;4、学生点评教师。通过这个过程来反思总结学习效果。也可促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最后是课后总结,通过学生注意集中度 、课堂氛围 、任务完成度几个课堂效果及学生的反馈来总结知识理解度 、技能掌握度 。可为以后的任务设计方面、教学措施方面提供经验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