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武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着一种勇猛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有着圆润,和谐的深厚哲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发展。
第一张讲述的是中华武术文化,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中国功夫是一种学识,一种防守,不为战争,只为和平,真正的去理解中华武术的内涵,则要抛开一切门派理念,用心去感悟,因为武术没有任何形式,但同时也可以是任何形式,因此武术没有任何强弱长短之分,而中国武术的练习,也正是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中华武术不分高低,而去讲究体会武者的精神,由外转化之内,从而感悟武学的真意。
第二张讲述的是少林武术,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
第三张讲述的是八卦掌,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中国传统拳术。是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的著名拳种之一,流传很广。
第四张讲述的是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导引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张讲述的是咏春拳,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咏春拳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主要练习方式为双人对练的"黐手""黐脚"等;辅助器材有贴墙沙包、三星桩等;训练器械有木人桩、刀、棍等。 我以文字与各派武术招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中华武术文化,中国武术崇尚武德,武术精神也表现为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一个练武者来说,首先就必须具备武术修养。武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武术并非打打杀杀,那是武术的最低级的应用形式。功夫也并不是用来打架,而是用来强身健体的。练武先练心。即内功修练,修心法。只有心静下来才能排除各种杂念,达到心思纯静,清静无为,无怨无欲的境界。长期的煅炼,除练就坚韧不拔的心志外,还使人气质从量变到质变发生变化,思想境界也随之空阔。人,私心杂念少了,自然正气上身;无欲则刚,自能英勇无畏。由是获得中华武术的精神气质。 弘扬中华武术,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