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致的的演变和含义
这是以脸谱为中心做的标志,以脸谱的含义做成的一个像脸谱的标致。标志左边是一个半块脸谱,右边是脸谱汉字的一半,字体都做了变形,让它更像京剧演员,生动形象的脸。主要色彩用的是红,黄,黑,因为这3种颜色算脸谱中最常见的颜色。加上英语,可以让我们的京剧文化,发扬和传播的更好。最后加上脸谱名称就更加完整了。左边的脸谱是选择的黄色脸谱来截取的一半,因为黄色,能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右边的脸字是繁体字去掉左边的月字得来的。右下的谱也是去掉偏旁得来的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半边脸和半边字就组合成了一个完美的脸。右边的脸和谱字,都做了一些变化,根据人的表情,把他做得更加生动。这样做成的标致让人看了容易记住。标致放大缩小等都不会影响整体性。
二、宣传海报设计说明
宣传海报的尺寸是42*57 厘米,分为2张。第一张是截取的2个不同的脸谱得来的,把整个海报分为了4个不规则的部分,上面是额头,左右是脸颊,下面空出来写文字。底色是黑色,脸谱主色是红色和黄色。因为黑色代表严肃、不苟言笑、中性、孟智。红色代表忠义、有血性(还具有讽刺意义、假好人)的意义。黄色代表勇猛和暴躁。把他们综合在一起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内在含义。第二张的整体排版和第一张差不多,但是含义不一样,第二张的图是打碎后组合在一起的,因为京剧脸谱是中国的一种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我用打碎的脸谱来表达这种形式。脸谱种类很多,换一个位置组合就是一种新的脸谱,由此来表达脸谱的千变万化,形式多样。
三、《京剧脸谱》书籍的设计
《京剧脸谱.》是孟昭元的作品,戏曲脸谱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吴越地区的人们每逢祭祀时往往在身上脸上涂抹自然的色彩, 以求驱邪保佑;到隋唐时代, 出现了假面具歌舞及“参军戏” 中的涂面,这可以说是戏曲脸谱的鼻祖。由此可得,中国京剧脸谱历史悠久,而且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明度,市场前景非常不错。所以我为这本书做了部分设计。我的设计思路是,《京剧脸谱》是一本主要介绍人面部的书,由此我以脸谱的外形来做了这本书的封地和封面的设计。让这本书看起来就像一个脸谱,能给人一种和其他书籍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让它能在众多书籍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