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010-66083178(工作日8:30-17:30) 请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秀秀
010 -66083178
www.qxwq.org.cn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内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
大赛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刻瓷工艺
学校名称: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参赛队伍: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代表队
参赛学生:于冬阳  
指导老师:周冠男  

详细说明

设计说明

本次产品为工艺品刻瓷设计,(刻瓷)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秦汉时期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的发展,大量有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臣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永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便成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刻瓷(在瓷釉上雕刻)是从清初开始的。据记载,清初,在民间开始有了专门从事刻瓷的行当,但太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等艺术表现力显得单调、平实,并没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昌盛和统治者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在皇宫中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由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推崇,镌刻书法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甚至已有人能用刀在瓷板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且栩栩如生。这个时期,刻瓷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瓷器装饰艺术。在上世纪初,刻瓷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艺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刻的本领。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解放后,刻瓷技艺已经鲜有人掌握。虞城县刻瓷艺人申世德等经过多年努力探索,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再生和发展。

分析清代和民国时期刻瓷作品的专科技法,其使用工具有两种:一是高碳钢锥形尖刀,二是钻石刻线刀。其镌刻工艺流程为;一是在瓷器上用墨书画落稿,二是依据墨稿镌刻;三是刻后填墨;四是打蜡封色。镌刻的刀法也是我们目前常用的“点刻法、线刻法和画刻法”,其技法为;

点刻法——即用锤或木板敲击凿刀,刀尖在瓷面上落痕为点,用点的疏密表现文饰。

线刻法——击金属刀落痕为点,点的连续排列为线,或用金属尖刀、钻石刻线刀在瓷面上刻出划出线条。

画刻法——用点刻法,以点的密集组合为面,或用刻线法,以线的密排为面。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刻瓷作品上,多用线刻法,用线去组合成面,如人物的头发、山石的暗部等,也有用刻线法刻制的,但所占比例较少。

 金属高碳钢锥形尖刀,除了用于刻点外,还可以像钻石刻线刀一样使用,刻出精细的线条,线的痕迹与钻石工具刻出的线条相近,肉眼跟难分辨区分。但因金属尖刀的刀面与瓷面接触,摩擦阻力大,再运刀中要消耗很大的手力,而钻石刻钱线,刀面与瓷面接触摩擦力较小,运刀时轻松省力,所以到了后期钻石工具得以普遍应用,刻线就很少使用金属尖刀了。

  我的这三个作品都是以特色人物刻画镌刻出来,鲜明的黑色陶瓷盘子作对比,突出主题,形象生动,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艺术。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