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设计说明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既然要从“传承”二字为切入点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那么就应当由此出发来分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具有历史悠久、富含民间美学的特征,而其的外在表现方式则是人们的演出活动,或者说是经由该项非遗手艺所形成的相关作品。同时,非遗相关海报的设计应当同时与图形、文字以及色彩三个方面结合。
南音,作为中国古老乐种,是中国乐史的活化石,但往往常人对他一无所知,为了能够让众多的人了解,年轻人了解,选择搭配了年轻人喜欢的简约风以及色块的风格,用红色作为主题颜色,鲜活有力,更加彰显青春气息。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海报“南音”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矩形造字,把“南音”二字拆开,并做夸张手法,不仅增加了年轻人喜欢的活力,还增添了海报的视觉感,用渐变的形式来装饰琴,左右对称,符合中国的对称审美,整体都以一种渐变的形式存在,让整个海报显得非常协调,中间“中国古老乐神”作为中心位置,二级标题,突出主题,让人一眼就可以明白海报的主题,海报的正下方,“福建闽南地区传统乐器”作为三级标题,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得见,了解南音的发源地,以及社会地位。

这一张海报则是利用点的消散效果制作而成,把传统手绘泼墨的效果运用的海报当中,红色和绿色作为鲜艳颜色,冲击感非常强悍,右边一边手绘琴左边全部消散效果,给人在视觉上一种冲击感,南音二字作为一级标题,遵循整体效果呈现消散效果,更加让海报有了协调性,左边的用曲线的形式来表达琴音,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到此海报,仿佛南音独特的旋律就在耳边环绕,左上角和右下角做简单的字体装饰,让整个海报显得饱满而不拥挤,仿佛看到此海报心情就好了许多。
用最基本的点线面,来呈现出对南音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