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中国茶史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等。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时期,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茶圣陆羽有著《茶经》一书。《神农本草经》亦有记载关于茶这方面的知识。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 [1]
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茶道精神
怡
第一,首先茶具有保健作用,常饮茶能强身健体。“身心健康”,首先强调的是“身”,身体健康,是“怡情养性”的前提。其次,茶道的主要目的是修身、怡情、养性,人们以茶悟道,从而怡然自乐,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提高生活的质量。
第二,与儒学,佛教,道家的主题一致。1.与前面各家提出的“融”“性”“伦”“乐”“美”相通。 清为佛教的代名词。2.清苦,清心,清寂,清净,茶清如露,心洁如佛,清茶一杯,茶佛一理,茶禅一味。3.为人清廉,清正,清心寡欲,清心健体。4.与前面各家提出的静,理,廉,俭等相通。但“清”与传统文化“佛教”一脉相通,让人一目了然。
和
儒家思想的主要体现。1.礼,义,仁,忠,孝,以“和”为核心,中华民族向来崇尚中庸之道,以“和”为贵。2.以茶交友,以茶待客,以茶联谊等,是茶人,茶事活动中儒家思想“和”的体现。3.与前面各家提出的“美”,“敬”“圆”等相通。
真
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 1.璞归真,宁静致远,道法自然,守真养真的哲学思想。 2.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真诚守信,不虚假,应是茶道和茶人精神。 3.与前面各家提出的“廉”“理”“融”“性”“美”“静”“正”“敬”等相通,但“真”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来说,中国的茶道精神是“怡,清,和,真”。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我们应该根据茶道精神来从事茶文化活动,一切有悖于茶道精神的行为,都要加以纠正克服,使中国茶文化事业,永远沿着健康,文明的道路发展.
以茶喻人造福人类
持这个观点的茶人认为,“默默地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是“茶人精神”的朴素表达。它是从茶树风格、茶叶品性引申过来。 茶树,不论生长的环境如何,如高山、坡地、深谷僻野,从不计较土质厚薄,也不怕酷暑严寒,总是坚持植根大地,四季常青、绿化大地、净化空气。春回大地时她尽情抽发新芽、任人采用,采了又发,常采不败,周而复始地默默地为人类作出无私奉献,直到生命尽头,茶给世界带来清新,给人带来健康。以茶喻人,以茶树为榜样的茶人,应具有这种博大胸怀,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