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是银川民众为了纪念凤凰而建的,站在凤凰台上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黄河景观,还能听到动人的故事,所以这里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停留。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银川山川地薄人穷,虽东有黄河,但河水灌不了田,还常常水灾泛滥。西有贺兰山,却挡不住黄沙肆虐。平原大片土地不是黄沙覆盖便是白白的盐碱滩,无法耕种,人们苦不堪言。南回的大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到了南方,大雁就找到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凤凰鸟,把银川人民的苦难生活告诉给了凤凰。生性善良的凤凰听到以后,就日夜兼程赶往银川。它先在黄河东岸的一个高土台上落下,看到黄河西边一片凄凉景象,决定改变这里人们的苦难生活。于是它就在这片土地上飞来飞去,在这儿划条线,在那儿划一个圈,随后,线变成了一条条连接黄河的水渠,圈则变成了一片片湖泊。
凤凰又将从南方带来的种子撒在平原上,请来龙王盘踞在黄河岸边镇守黄河,使黄河水不再泛滥。后来在银川勤劳的回汉人民辛勤耕作下,银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母亲河文化,是黄河古今流域多民族人民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的中心和重心所在地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
从“根”上讲,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祥地,作为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初祖炎黄二帝,其称雄的历史舞台就在黄河流域。在这里我们看到:考古发现的距今9000—7000年前(即前仰韶时代)的中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陕西的老官台文化(北首岭下层文化)、甘肃的大地湾一期文化、山东的后李和北辛文化,分布在黄河流域;距今7000—5000年前的史前中国最灿烂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著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以及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都是在黄河流域发育发展起来的。这些璀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经历了由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到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的演进,其社会复杂化的发展,使得它们成为迈向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紧接而来的是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史称“万邦”时代。万邦时代也是早期国家诞生的时代,形成了邦国林立的格局,黄河流域考古发现20多座当时的城址,如山西襄汾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河南新密古城寨、山东章丘城子崖、日照两城镇和尧王城等。在这一格局中,黄河流域还出现了颛顼、尧、舜、禹等为首的著名邦国和族邦联盟,形成了万邦中的政治中心。之后,夏商西周三代王朝国家,乃至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国都几乎也都建立在黄河流域,黄河文明成为每个时代的最高文明。这就决定了黄河文化在国家形成之前,属于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重要的主导性文化;而自国家诞生之日起,黄河文化就是国家文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中华大一统是以黄河文化为核心而凝聚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