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乳鸽包装设计
许昌非遗,传承百年:鄢陵卤鸽烹制技艺
古有“一鸽胜九鸡”之说。生活中,我们对鸽子并不陌生,用鸽子做成的菜肴也很常见。
许昌鄢陵的一道美食——卤鸽,其备受周边县市甚至省外食客的喜爱。鄢陵卤鸽烹制技艺是鄢陵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3年9月,鄢陵卤鸽获得“河南省十佳特色餐饮名吃”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俱佳,是技艺传承的优势
鄢陵属黄河冲积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境内动物区系为干旱平原类型,适合各种禽类的生存和饲养。鄢陵卤鸽烹制技艺传承、传播于鄢陵县安陵镇朱元庄村,其紧傍县城,地理位置优越,市场需求较大。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为鄢陵卤鸽烹制技艺的传承、发展和营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鄢陵卤鸽烹制技艺起源于20世纪初。该项目主要是家族传承。从第一代创始人张富德算起,到现在的第四代传人张海阳,该项目已经有百年历史。
张氏几代人与时俱进,坚持“选才精准、操作精细、为民所需、诚信为本”的烹制和经营理念,不断研究、探索,改进配方、配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了精湛的烹制技艺。他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严格把控卤鸽烹制的火候、时间、味道、色泽等流程的关键环节。
“鄢陵卤鸽烹制技艺繁复,耗时较长,在当今高效率的信息时代,传统厨师的付出往往与收获难成正比。年轻的厨师大都向时尚化的食品制作方向发展,以谋取更高的收入,这直接影响着该项目的发展前景。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对餐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项目操作难度大、传承人培养慢,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鄢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小亮介绍,自2019年12月该项目列入县级代表性名录以来,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单位、传承群体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传承工作。鄢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该项目进行资料搜集、记录、整理,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该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记录,为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档案。此外,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以及参与各类展示活动,加深公众对该项目的认识和了解,使之迅速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