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又名漾泉、山城、中共第一城;阳泉的美,一点一滴,沁人心脾。这里是一座山城,重峦叠嶂,犹如镶嵌在太行山麓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是“中共创建第一城”,在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有着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阳泉一路走来,具有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为彰显阳泉特色,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立足于阳泉的历史建筑、著名景点、产业功能等基本元素,设计出专属于阳泉的Logo。
“阳”的左半部分——“阝”,由百团大战纪念碑构成:“百团大战纪念碑”矗立在阳泉市区南6公里,海拔1160米的狮垴山主峰上,纪念碑主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逼云霄。狮垴山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的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阳”的右半部分——“日”,由坐落在盂县的藏山构成,藏山古名盂山,东临石家庄,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五台山和西柏坡,造化神奇,钟灵毓秀。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程婴舍去己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千古兴替,赵氏孤儿发源地,是非成败,秋月春风,物换星移,都被时间冲淡了痕迹。唯有这巍巍青山昂首挺胸,绵亘千里横眼世像,看尽多少得志的英雄曾风华正茂又垂垂老去。
“泉”的上半部分,取自能源之火,阳泉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素有“煤铁之乡”的美誉,矿产资源丰富,黑(煤)、白(铝矾土)、黄(硫铁矿)被誉为阳泉“三宝”,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大批采掘、冶炼企业相继成立,使阳泉成为山西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泉”的下半部,取自阳泉人民的母亲河——桃河,千百年来涓流不息,孕育着这方热土,哺乳了万千人杰,可谓平潭漫漫下五渡,涓溪款款出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