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展现职业教育一线的工匠风采,更好地引领职教发展。
“匠心之于我和漆艺是一种修为,永不过时!
东方漆艺绵延八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前世今生都是全球化语境下东方文化的一朵奇葩。前世的传统漆器精彩绝伦,让世人瞩目,远传到欧洲大陆;今生当代漆艺的创新与发展则面临挑战和机遇。
漆艺是一种材料特殊的“技术物”,取材与工艺源于久远累积的经验。漆艺除了髹饰功能也是最佳的强力黏合剂,并且具有防水、防火、防酸特性,从战国出土文物证明漆材可以两千年不变。这种特殊的“技术物”继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启的海洋贸易大量传达欧洲,在晚明的16世纪进口欧洲,到了16、17世纪之际开始被贵族和富商趋之若鹜,成为奢华时尚的象征。欧洲中国风的装饰艺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为主,之后的余响持续到19、20世纪),反映了西方对远洋世界的美好想象,最能代表中国风的实例就是髹饰奢华的漆艺(中国风后来又有被称作日本风或印度风,所指就是始于中国贸易的远东文化)。
以漆漆物,谓“髹”,它既是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工艺,也是历代漆艺学习者身心的修行之旅。用传统大漆作画非常耗时,工序琐碎而复杂,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对于创作者的付出,大漆以其持久性作为回报,好的漆画作品可以历经几个世纪,依然保有原先的色彩,且光亮如新。可以说,“髹行”之道只向那些最执着、最愿意为其付出的灵魂敞开。
漆艺,三千年古中国传统技艺之美,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宋元明清,一脉相承,匠心与艺术宛如一对双生,总在恰当的时刻里在承载物上如约而至,漆艺的匠心和精神应该被更多知道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