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是诗歌的历史,是唐诗的故土。”据统计唐代有将近5万首诗歌中,与襄阳有关的就有近4000多首,其中《全唐诗》中与襄阳有关的就有近一半的比例,足以阐明襄阳唐诗文化的兴盛。但目前对于襄阳唐诗资源的研究开发,延展性不够,导致唐诗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正影响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正逐渐被当代消费者所接受,因此也为襄阳唐诗资源的推广找到了新的出路。襄阳唐诗作为中国传统的诗歌文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活化石理应得到更好的传播。所以,将襄阳唐诗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提取襄阳唐诗代表性元素并进行转化构思,从视觉风格、故事逻辑、沉浸式场景搭建、交互体验等方面出发,对其价值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方法,使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灵魂,它以仙风道骨、兴象玲珑、气韵铿锵全面而深动地描绘唐朝的社会风向,形象生动的描绘唐朝的气象风韵。襄阳作为唐诗的故乡,唐诗中与襄阳有关的将近四千多首。其中宋玉、孟浩然为土生土长的襄阳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都在襄阳留下诗歌并广泛流传,说明襄阳这座历史名城在唐诗史上处于重要地位。
研究发现,襄阳唐诗反映唐代的襄阳文化、襄阳民俗、襄阳的历史典故等,例如唐诗“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中写到襄阳的万山、汉水、习家池、襄阳城、岘山等襄阳的自然风光,其中“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中描写许多襄阳的历史典故,如解佩渚的传说,堕泪碑的传说等,足以说明襄阳唐诗的价值是永恒的。
因此在当今文创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在襄阳唐诗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上,重塑人们对襄阳唐诗的认识,使其感受襄阳唐诗的魅力,从而自觉参与到襄阳唐诗的传承与保护中来,以便更好展现襄阳唐诗的文化价值。
在传统诗歌文化中襄阳作为其核心部分,反映古人的生活与智慧。通过唐诗,我们能够看见古人的生活,能够了解时代的沉浮,探究理想与人性。如今在文化多元和信息大爆炸的数字时代中,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传统诗歌文化呈现出一场全新的表达形式,带给人们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与感受。通过对VR、5G、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的运用,推出游戏、动画等形式的襄阳唐诗文创周边产品,以满足人们娱乐需求,从而提升襄阳唐诗文化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
如果您有其它需求请致电:
010-66083178
请您耐心等待,我们将于三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您也可直接致电:010-66083178、
18601211597(微信同号)
或发邮箱:web@ue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