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此次作品分为五个产品分别为鹿门山、习家池、水镜庄、三顾茅庐、米公祠,都为襄阳的著名景点。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襄阳市东南郊的鹿门山风景区,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门批准为“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同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鹿门寺风景名胜区”。2019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是湖北省48家重点景区和襄阳市十佳景区之一。而此次的文创更是将其中的鹿门寺进行建模然后放在放在做好的海报界面上。完成了AR明信片。习家池,又名高阳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南麓,是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的私家池塘,全国现存少有的汉代鱼池。习家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又名白马山)南麓,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襄阳侯习郁,依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养鱼的方法,在白马山下筑一长六十步、宽四十步的土堤,引白马泉水建池养鱼。习家池中圆台上建有重檐二层六角亭,俗称“湖心亭”。其周绕以雕花石栏,凭栏可赏出水芙蓉,悠然游鱼。其中也是将其中著名的景点进行建模放在海报上完成AR明信片。“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多含褒义。而此次文创作品运用了雪景反映了当时三顾茅庐的艰难。也是用于景点的茅庐进行建模完成AR明星片。米公祠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汉江之畔,原名米家庵,是纪念中国古代,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米公祠始建于元朝,扩建于明朝,是襄阳市境内标志性景观之一。
《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米公祠作为明、清代古代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此次文创将米公祠门口的大门进行建模完成了此次AR明星片的制作“三国名胜”水镜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隆中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 ,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南,305省道由此经过,距襄阳市37公里。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得名水镜庄。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文创作品运用对景点的建模来完成AR海报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