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海报的主题是绘历史创文化,我所设计的内容便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一的皮影戏。
这是一种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意碰撞。海报以传统色调和简单明了为主。我选用7种偏向于黄灰白三色的背景进行拼叠,主体加入了中国传统纹样元素做出一种底纹的效果,不仅可以创造一种层次感,也表达了皮影戏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意义。以中国红来装饰整个画面,做了一个提亮得作用,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也能印成衬出主题。体现了海报设计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海报整体选用了竖构图,底部用各种传统文案背景衬托海报主题,也衬托海报中的元素,让主题更加鲜明。海报选用了皮偶,传统纹样,文字为主要设计元素。
皮影戏(Shadow 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上海戏剧学院为皮影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绵帛裁成里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点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和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具有着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奇特的民族风情。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人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