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但看一看古老的中国算盘,我们不能不钦佩祖先的极大智慧。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称为档,中有一道横梁把珠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每算珠代表5,下半部每算珠代表1。每串珠从右至左代表了十进位的个、十、百、千、万位数。加上软件——一套手指拨珠规则的运算口诀,就可解决各种复杂运算,甚至可以开多次方。算盘是现代计算机的前身,是古代中国计算技术的符号。由于算盘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又简便,所以在中国被普遍使用,并且陆续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当今,已经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但是古老的算盘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在创作之初,我们将背景定为了复古气息的水墨画,然后在整张海报上面添加了许多的“算盘”元素,这也是呼应了我们这次海报的主题。除此之外,在海报的正上方,我们又添加了祥云,以及双龙戏珠的传统元素,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祥瑞与吉利的象征。值得一提的是,在双龙戏珠图上,我们的成员手绘了一个“算”字,正好与算盘的用途是一致的,同时又引出了下面的一句诗句“七子之家隔两行,十全归一道沧桑。”这句诗出自于宋末元初诗人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诗,内容是这样的:“算盘: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是我国第一首以“算盘”为题的诗。这首诗贯穿在海报正中央,独具匠心,别有风味。紧接着,我们在右下方加上了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大家都知道“神机妙算诸葛亮”,这句话,我们的目的就是让“算盘”与大家所熟知的俗语产生关联,让算盘在观众心里留下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
作品选用复古水墨画为背景,再配合算盘,中国古代元素,以及历史名人,让算盘的形象在大家心里产生一个较为多方面了解。2008年6月14日,珠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算盘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应该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这篇海报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呼吁了人们,应该将传承视为己任,在这条道路上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