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剪纸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纸,而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
以前的人尝试着用一些图形来记事和内容呈现,现在随然有所创新,但意义从未改变,依旧是记录当下比较有意义的形象,表达对此形象的喜爱之情。
而现在的剪纸手艺更是有了很大的创新,也剪出了更多的花样,作品中我选择了冰墩墩作为创新的代表形象,与过去传统的形象形成呼应,想要表达过去的文化从未消失,只是换了新的形象。作品颜色选用了蓝色,绿色和紫色三种比较传统的色,在中国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品中较为常见,也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代表庄重与尊贵。
其中的兔子形象代表过去人们心目中的老手艺,有着一种熟悉又敬佩的感觉,觉得能剪出这种作品的师傅一定很厉害,但是这种剪纸形象又很亲切常见。同时又将它模糊了一些,代表过去,最原始的已经不足以展现现在人的智慧。冰墩墩,当然就代表现在崭新的剪纸,会随着当下的热门而出现流行。最想要说明的是,剪纸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会落伍,而是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不断更新,紧跟时代潮流,绝不做被遗忘的文化。冰墩墩是倒挂着,想要表达的是现代年轻人的活泼,因为他们有想法,有点子,所以做出来的剪纸也是有着他们的俏皮可爱的影子。“你好”两个字,想要表达现在对过去的尊重和传承,既不会丢了以前的技艺,也不会照抄照搬,会有当代自己想法融入,会不断将剪纸手艺发扬。也正是有这样传承的精神,才会使得剪纸被留下来,占有中国传统文化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可,道德观念,实验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