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是围绕“东方狂欢夜—传承火文化”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中的火把节中的火与当地的风俗(彝族服装)相融合,将古典的文化与此刻人物活动相结合,总体风格尽显民族团结,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本设计以舞火、送火、五十六民族齐聚一堂为元素。其中火元素代表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古月琴象征对先祖的纪念,舞火、送火是来祭祀火神,代表祝对方平安快乐、五谷丰登、身体健康等,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盛赞了凉山人民火把红红火火,村村寨寨欢歌笑语,一片沸腾壮观的民俗节日景象。火把节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展示的精华,火文化的典型模式,是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气节、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民族团结度、民族凝聚力、民族生命力的标志和象征。
凉山彝族火把节不只是让凉山人民具有了出色的文风文明,让当地群众拥有了文化自信。同时也吸引了人们对于彝族文化的了解及向往,也吸引着全球及国内各地人们的向往,希望更多的人来感受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热情与文化。而我对家乡和本民族文化也越发认同,从文化的接受者成为文化的传播创造者,为家乡做出更大贡献,对大凉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让更多群众了解到和喜爱上民族节日文化。
作品灵感来源于2022年11月4日至6日凉山州举行建州70州年庆祝活动。活动以“感恩奋进铸就七十载辉煌·牢记嘱托书写新时代华章”为主题,充分展示过去70年来凉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的历史性胜利。让我感受到凉山州独有的民族特色和火把节的魅力。其中舞火、送火是来祭祀火神,代表祝对方平安快乐、五谷丰登、身体健康等,是凉山地区文化的集萃,而火把节文化又是彝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且受当地人重视的盛大节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对彝族人的生产生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凝聚作用。
在新时代,凉山彝族火把节的参与者不断增加,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由于多民族的参与,它又被赋予民族团结、国家认同的新内涵和意义。火把节是彝族文化体系严整、完备的集中体现。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覆盖面广,影响深远,先后在2006年、2011年受批为第一批、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弘扬、传承、保护。火把节如今有了新的改进和蜕变,这就是命运共同体的充分体现。希望弘扬火把节,可以呼吁更多的人传承、弘扬、保护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举文化自信,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