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四川的戏剧最早起源于唐朝。史料记载,唐时期川戏影响力非常大,全国甚至出现了“蜀戏冠天下”的局面。到了五代时期,又出现了一位酷爱川戏剧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位让后人啼笑皆非的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他后半生沉迷戏剧,甚至因此亡国。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2006年,当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川剧时,发现它已被赫然列入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将消失。于是,一场“振兴川剧”的保卫战再次打响。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家就开始喊出了振兴川剧的口号。当一样东西需要振兴的时候,说明它已经不景气了。尽管四川各地川剧院以《金子》等多个国家精品剧、优秀保留剧目让业界惊羨,但依旧难逃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稀缺等“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