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穿越千年丝路)
选题
结合当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确定主题为“穿越千年丝路”,选古丝路上主要物品:茶叶,香料,丝绸做包装。
包装造型
采用长形包装盒加手提袋设计,加厚,防水防潮,抗压,方便运输,制作成本较低,而又不失稳定性。
包装尺寸
包装盒尺寸为198mm×79mm×298mm,手提袋尺寸为387mm×85mm×328mm。
设计思路
(一)Logo设计
logo整体以“丝”字为基础,再加入丝绸元素,紧扣“丝绸之路”主题,琵琶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唐代达到顶峰,琵琶俑连着丝绸,恰似空中飞舞,配色以黄蓝为基调做渐变色,黄色为陆上丝绸之路,蓝色则为水上丝绸之路,“丝”字一横既是丝绸飘带,也是琵琶俑脚下的路,是穿越千年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二)字体设计
字体采用传统方块字和毛笔字体结合形式,是从古代丝绸之路穿越到现代“一带一路”,字体底部相连接,是“丝绸之路”的长远,也是“一带一路”中,各国心连心 路路相连。
(三)包装设计
作品由丝路上的主要物品,香料包装,茶叶包装,丝绸包装以及手提袋组成。整体做民族风格,以丝绸之路为主题。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由张骞出使西域开始,是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是中华民族对外的输出引进,一系列包装从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在沙漠里的荒凉,过渡到在唐代开始对外交流,茶叶输出,图中所标记丝路节点意味着路途漫长,再慢慢到新时代的繁荣,如今,中欧班列便是共建“一带一路”最好的象征,再到中老铁路的诞生,这些跨国列车也在随着时代而进步。包装所呈现的既是中华民族从古丝绸之路到现在“一带一路”的艰辛历程,更是中国一步步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脚跟。重走丝路,是穿越造福两千多年的“幸福之路”。而今年也正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不仅仅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展示。
产品与丝路
(一) 香料
随着海上丝路的兴盛,自古以来偏居一隅的国人对海外的饮食产生了兴趣。许多作物被引进,各种饮食的习惯被人们所了解。同时,还有一些随着交易的商船来到中国的珍贵产物——香料。热衷于饮食的国人新奇与这些来自遥远西方的各色各样的香料,并通过日常的生活把许多香料的用法融合在当地的饮食文化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香料文化的内涵。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各类进口商品中,香料的占比最大,而海上丝绸之路也因此被国人称为“香料之路”。
(二)茶叶
唐宋时期,因边疆少数民族大量消费茶叶,南方茶叶也以各种途径远销边疆地区,茶叶市场便延伸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茶叶作为大宗商品来到丝绸之路上,从此“丝绸之路”也可以称作“丝茶之路”了。
(三)丝绸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发源地,以发明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 数千年来,中国丝绸以其独有的魅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文化内涵,为人类历史谱写了灿烂篇章。 同时丝绸催生了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主角,丝绸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和艺术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内容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丝绸之路与民族文化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其内涵丰富、脉络清晰。穿越了几个世纪的丝绸之路,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是连接世界上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的纽带。这样一条绵延千年,关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重层面的历史文化之途,必然需要从跨语际交流、跨文化传播的维度研究其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丝绸之路”堪称跨文化融汇与传播的标本,丝路文化精神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最好诠释。以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